第一百零一章 吉人自有天相(1 / 4)

鞋店老板姓杜,世代在北岸开鞋店,杜家家风古朴忠厚,外人说他们小富即安,杜老板却说,如此安贫乐道,不奢求更高的地方,也没什么不好。

要说鞋店的买卖虽然不大,可杜家世代经营下来,手艺好,匠人也都是知根知底的老人,要去南岸开一间铺子,壮大一下家里的生意,是没有问题的。

可杜家的买卖都在北岸了,几间铺子,还有一个大仓库,都在北岸,他们没有半点儿把触角伸到南边去的意思。

杜家东家一大家子人,也都住在北岸的老宅里,没有在南岸置办房产。

关于杜家产业不过河的事儿,北岸流传着不少说法。

有的说,他们家本来祖上都是住在南边的,还是南岸的大户。可大户人家,内斗凶狠,杜家出来的这一支,是斗不过人家,被赶出来的。

可话虽然这么说,南岸那边,又没有哪个望族是姓杜的,所以大家也就是一猜而已。

还有一种说法,说杜家人是从很远的地方逃难来的,他们的先辈人逃到这里,跑的鞋子都没了,光着脚也走不动了,就一家人都停下来,就地四处讨要稻草,一家人编草鞋来穿。

可杜家人编制草鞋的手艺很好,大家看见了都想要,他们就自然而然,做起来了卖鞋的营生,后来慢慢的,这卖鞋子的买卖,就越做越大了。

因为是过河之前,在北岸发家的,先辈觉得冥冥之中,是上天让他们不要过河,踏踏实实留在河这边,一家人才能活下来,有好日子过。

所以,最后留下了不过河,不图大,本分持家的家训。

不管怎么说,要说北岸这边也像南岸那边那样,论什么世家大族的话,杜家可是算得上号的大家族了。

杜家处事低调,但是周到,和各家的关系都不错,算得上左右逢源,可面子上虽然周到,和他家交往的时间长了,各家也都能觉出来这周到背后的冷静来,这是一种一视同仁的,礼节上的周到。

说需要关照,似乎什么事情都可以让杜家帮忙,可要说交情,似乎人家帮过你之后,也不图什么回报,总有一种淡淡的感觉。

就是不近不远的,也不拉帮结伙,也不离群单过,这么不即不离的状态,让人觉得不好拿捏,不由得又觉得有几分深不可测。

可杜家不是没有相交要好的人家,只有一家人,能入得了现任当家人杜老板的法眼。

就是北岸的新秀——王国柱。

王木匠自从早年打了那副夹板,保住了杜老板最疼爱的小儿子的一条胳膊,杜老板为了不欠人情,是三番四次的想要给王家送重礼,把人情还回去的。

可柱子愣是啥都没要。

又听说,柱子后来也不是啥都没要,似乎是要了几双小孩鞋子来着。

可几双鞋子,对于家大业大的杜老板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后来,杜老板也发现了王木匠不同于北岸其他人家。

王国柱,这人是经过大灾大难的人,是死而后生的人,虽然柱子比杜老板年轻几岁,可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非常通透,柱子的心也善良,而且两家人都是一样的不爱张扬,行事低调。

几年下来,杜老板倒是很喜欢在柱子做活儿的时候,过来坐一旁看着,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竟然生出一些坐而论道的境界来。

王国柱和杜老板,成了一对至交。

墩子跑到杜家老宅门口的时候,天已经微微亮了,墩子在门外缓口气儿的工夫,已经听见了院子里面洒扫的声音。

大竹子扫帚,一下一下稳稳的挥动着,节奏缓慢但有力,听了之后,竟然胖墩子生出几分心安来。

墩子敲门,扫院子声戛然而止,一个白发老仆人,应声开了门。

“老人家好!天还早,实在是有急事,不得已冒昧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