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武器展示(四)(1 / 2)

要知道,德国陆军总部早就对苏联喀秋莎的火力优势耿耿于怀,却始终没能拿出能匹敌的火箭炮 —— 若能仿制出八路军这款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装备,不仅能扭转东线的火力劣势,还能让德国军工摆脱长期的技术瓶颈。

想到这里,魏德曼的随从们动作更隐蔽了。一名随从假装整理相机,实则对着火箭炮的旋转机构连拍了十几张照片,镜头特意对准了齿轮咬合处和液压装置;另一名随从则借着询问车组成员的机会,悄悄摸了摸驾驶室里的操控面板,试图记住按钮布局和仪表参数。

这些小动作没能逃过贾建设的眼睛,他不动声色地走到参谋长身边,低声汇报:“参谋长,德国人在偷偷记录参数,要不要提醒一下?”

参谋长轻轻摇头,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让他们记。这款火箭炮的核心技术,比如分时发射控制系统和弹道校准算法,不是看几眼、测几个数据就能仿制的。

他们就算拿回去样车,短期内也未必能吃透 ,真要想大规模生产,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他们的造价还会远远高于我们给他们的卖价。”

贾建设恍然大悟,不再多言,转而向魏德曼介绍火箭炮的日常维护细节:“这款火箭炮的保养很方便,每天只需检查发射管密封性和底盘轮胎压力,每发射 100 枚火箭弹更换一次炮管衬套即可。而且零部件通用性强,大部分配件能与我们之前展示的 36 管火箭炮通用,后续补给成本很低。”

魏德曼听得格外认真,连一个字都不愿错过,他的随从则飞快地记录着,生怕遗漏任何信息。当听到 “零部件通用性强” 时,魏德曼眼前一亮 ,这意味着如果后续采购,德国无需单独建立一套全新的后勤体系,能大幅降低装备列装的成本和难度。

“参谋长阁下,” 魏德曼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不知贵军能否安排一次实弹射击演示?刚才的两车齐射已经很震撼,但我还想看看它在不同距离、不同目标下的打击效果 —— 比如对装甲集群和工事的毁伤能力,这对我们评估装备价值至关重要。”

他心里打着另一套算盘:实弹射击能更直观地观察火箭弹的飞行轨迹、爆炸威力和落点分布,这些数据对逆向仿制的弹道设计至关重要。若能拿到不同距离的射击参数,德国军工部门就能更快还原火箭弹的推进系统和弹头结构。

参谋长没有犹豫,爽快答应:“没问题。贾主任,安排一下,就用 10 公里外的装甲集群靶场和工事靶场,各发射一轮实弹,全部使用爆破杀伤燃烧火箭弹。”

“是!” 贾建设立刻协调车组成员调整参数。很快,第一辆火箭炮瞄准了装甲集群靶场,车长通过无线电确认:“目标距离

米,弹种爆破杀伤燃烧火箭弹,准备发射!”

“发射!” 随着指令下达,19 枚火箭弹呼啸而出,橘色尾焰在天空中拉出清晰的轨迹。约 15 秒后,10 公里外传来连续的爆炸声,烟尘中能看到模拟坦克的残骸被气浪掀飞,碎片散落范围超过百米。

魏德曼举着望远镜,死死盯着靶场,手指在笔记本上快速计算:“10 公里距离,飞行时间 15 秒,杀伤半径至少 50 米…… 比苏联喀秋莎的杀伤范围大了近一倍!”

紧接着,第二辆火箭炮对准工事靶场,发射了 19 枚爆破杀伤燃烧火箭弹。望远镜里,混凝土碉堡被直接击穿,顶部工事轰然坍塌,弹孔直径超过半米 —— 这意味着这款火箭炮不仅能打击集群目标,还能有效摧毁苏军的加固工事、也可以打击坦克集群。

“太出色了!” 魏德曼放下望远镜,语气里满是赞叹,“参谋长阁下,我现在可以明确表态,德国陆军总部一定会对这款火箭炮感兴趣。我建议,我们尽快启动专项谈判,敲定采购数量、交付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