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 932章 谈判(七)931 932两章合一(2 / 3)

显然没料到八路军会提出 “卖飞机” 而非 “租飞机”,“您是说…… 卖运输机给我们?”

“正是。” 参谋长点头,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印着机型参数的图纸,推到魏德曼面前,“这是我们装备的‘天运’运输机,最大载重 5.5 吨,挂载副油箱后,载重降至 4 吨时,航程可覆盖从伊宁到伊朗北部的航线。我们可以一次性出售 50 架给贵方,让贵方的飞行员驾驶运输,全程由贵方自主调度。”

魏德曼的目光死死黏在图纸上,手指颤抖着划过 “航程”“载重” 等参数,副官也凑过来,两人低声用德语快速交流着。林毅在隔壁房间通过麦克风听得真切,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 德国人最缺的就是远程运输装备,这 “天运” 运输机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片刻后,魏德曼抬起头,眼里的慌乱消散了大半,却多了几分疑虑:“这机型的操作难度大吗?我们的飞行员需要多久才能上手?时间耽误不起。”

“这点您完全可以放心。” 参谋长早有准备,语气笃定,“‘天运’运输机的操作系统简洁易懂,贵方有经验的运输机飞行员,只需接受一两天的适应性训练,就能独立驾驶。我们会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保证不耽误运输。”

他顿了顿,继续抛出诱饵:“而且这批飞机我们可以直接从我们的部队直接调拨,三天内就能送到边疆伊宁机场。

贵方的飞行员如果能尽快出发,抵达后正好接收装备训练,训练结束立刻就能投入运输。50 架飞机一天飞两趟,一次运 4 吨冬装,你们急需的一百万件军大衣不过两千多吨,不出一周就能全部运完,比预期的时间还要快!至于其他的帽子、手套可以走海运或者运输完棉大衣后再运。”

魏德曼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手指攥紧了拳头 —— 这个方案不仅解决了运输速度的问题,更让德国获得了急需的远程运输能力,后续还能用于东线其他物资的补给,简直是 “一劳永逸”。可他还是有些犹豫,试探着问:“那…… 这 50 架飞机的价格是多少?”

“按我们卖给美国人的原价,每架800公斤黄金,50 架合计 40吨黄金。” 参谋长报出价格,语气不容置喙,“这个价格已经是诚意价了,毕竟是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超过518公里的运输机。”

“40吨……” 魏德曼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远超他的预期,可转念一想,比起东线士兵的性命和战局的走向,这笔钱又显得微不足道。。

魏德曼指尖划过那份标注着单架800公斤黄金的报价单,起初还因为这个数字微微皱眉,可当目光落到 “最大运载量 5.5 吨、航程超 4000 公里、最大速度 518 公里” 的参数时,眉头瞬间舒展,心底那点迟疑顷刻烟消云散。

这样优秀的性能,配得上这个价格,甚至称得上划算。他摩挲着纸面,脑海里已经浮现出这架飞机满载物资跨越多国领土的画面,只觉得这笔投入物超所值。

可他全然不知,这些亮眼的数字不过是实验室里最理想状态的产物:空载时的极限速度、最佳气象条件下的续航里程、精准配重后的运载上限,样样都像后世汽车工信部公布的油耗,只存在于理论最优解中。

但是现实里,装满货物的负重、复杂气候的阻力,都会让这些漂亮参数打个大大的折扣,只是此刻的魏德曼,还沉浸在理想参数构建的美好想象里。

魏德曼看着“800 公斤黄金” 的字样与 “4000 公里航程”“4 吨载重” 的参数在眼前交替浮现,心底的天平早已彻底倾斜 —— 这价格不仅不贵,简直是绝境中的曙光。

可下一秒,理智便如冷水般浇灭了他的冲动:他只是负责谈判的大使,如此庞大的黄金支出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