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群人才能代表一个时代(2 / 4)

,惊叹于10秒内第一人的横空出世。但华夏呢?

美国、牙买加,田径强国,他们靠的不是一两人,靠的是层出不穷的一两人,这才真正引领了时代。

“教练可以为了成就国家的梦想,更多人的梦想而去选择,为什么我不可以?!”经过几天的时间,杨祖耀的心越加坚定。

“是该做出我的选择了!”站起身,杨祖耀看向了训练场内,只一扫视后,径直向着一个方向而去。

“教练,我找你有点事儿!”

走到场内,看着迎面跑过来的教练,杨祖耀说了一句。

话说完,杨祖耀感觉心里一阵轻松,那一点点的纠结消失无踪,一直来都似乎不太明白的东西也渐渐清晰了!

“人有时确实需要按照自己的心走出一步,也许这就是教练说的明心吧……”

……

训练基地办公区。

三楼的会议室里,

会议还没开始,田径总队几十位各项目教练,成群的凑在一起,低声的说着各自的话,偶尔的还传出几声压抑的笑声。

陈国斌安静坐在一角,身边的周同不时的轻声跟他搭话,他也只是偶尔的应一两句,说话的心情现在真的没有。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家队的教练会议,与会的都是各项目重点运动员的主管级别教练,或是像周同这样的梯队主教练。得益于林幕也得益于朱昆目前的表现,他有幸以一个没身份的教练列席了。

这算的上是对他的一丝肯定,他在心里有些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感觉这丝肯定的沉重。朱昆的表现不错,这次的200米差点就跑进了a标,这里面有他的功劳。可他知道,更多的那一份是林幕的,而他呢……

林幕虽然没找过他,但袁国华和他谈过了。现在谁都知道,袁国华是林幕的左膀右臂,比起另一位副手刘仁更得林幕信重,更多时候袁国华的举动也代表的是林幕的意志。

他从袁国华的话里听出来了,目前对于他的表现,不算太满意。训练方面差强仿佛,但是在安排上缺乏了针对性和计划性。

总之就是基本合格,但离要求的目标还有距离。

“陈教练,这还有一个月,带朱昆跟我们留在燕京训练,还是继续跟着林指导去莘庄?”感觉到陈国斌对闲聊话题的不感兴趣,周同问起了朱昆的问题。

“哦~留燕京,之前跟林指导汇报过了!”陈国斌恍神间回答道。

行程计划已经下来了,要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将会由余伟立这位副总教练带领着去沪海莘庄正式开始集训。至于其没有参加奥运的,各自安排,或是回注册地,或是留在燕京。

林幕的接力总队自然也是要去莘庄的,只是他考虑了后,还是向林幕汇报了留在燕京跟随世青赛集训队一起。世青赛,现在是他救赎的一个机会,是的,救赎,在他看来就是如此。

“那行,回头正好也让朱昆和叶华搭个伴!”周同很高兴,在他看来,这次的世青赛,朱昆显然是重点中的重点。

“嗨~其实要是去年能筹划好,我们这次完全可以上个接力项目的。就按你们徽省那样的接力模式…”周同也有些遗憾,起来的太快,很多东西都没计划到。要不然肯定选出人来去拼一下接力的,接力项目的重要不言而喻。田径比赛,短距离开场,接力压轴、压台,可见这些项目的分量。

“陈教练……”

本准备还说点什么,这时冯勇的助理走进了会议室,周同也收了话,坐正了身姿,会议是要开始了!

手里拿着文件,轻轻放在主位上,冯勇的助理接着轻声道

“请各位教练就坐,会议马上开始!”

环形的大会议桌,一会的工夫坐的满满当当,只留下主位和其下首的左右各两个位置。看着空荡荡的几个座位,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