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1 / 1)

苏玉春章容先 豆酱 1095 字 2021-01-26

苏玉春邀请施唯嘉入蔬菜厂,两人认识了多年,她做生意靠的是前世的信息,而施唯嘉是天生的生意人。

施唯嘉只是随手招下一辆三轮车。

南方沿海城市已经陆续出现了拉客的三轮车,送他们到一片连排的平房,是苏玉春在鹏城见到的制衣厂里中数一数二的规模,大铁门外挂着‘盛天制衣厂’

看门的老头开门,喊施唯嘉老板。

香港和鹏城两边跑的这些天,只要涉及衣料,苏玉春听得最多的就是盛天制衣厂,她跟着施唯嘉走进大院。

院子里几个妇女拘谨的站在树下,梳着油头的年轻人引着她们快步走来。

“叫施老板”

在妇女一片喊声中,油头男道

“施老板,都是看到招工信息想来打工的妇女。”

一女的迫不及待的问“我们啥都不会,这真要人啊?做多少拿多少?”

施唯嘉点头“没错,只要进了制衣厂都是计件的工资,如果你们的手速能比制衣厂里的熟工还要厉害,那一个月比吃公家饭的还要多。”

妇女惊讶道“那不比读书人厉害多了,叫我闺女也来上班成不。”

有人道;“你家闺女明年不是要考大学么。”

妇女掰着手指头算“考大学是好,出来不也只是挣几十块,几年读书时间可以挣不少钱。”

施唯嘉似笑非笑,“读书有读书的好处,现在工厂大量招工,只有有手有眼睛,会做衣服都能收。”

妇女们叽叽喳喳的说开了,都是在嚷没正儿八经做过衣服的,顶多就是家庭里缝缝补补。

油头男示意大伙安静“有老手带你们,急什么,好好学都能学会。”

有妇女问始终一言不发的苏玉春,“这么漂亮的姑娘也来做工啊?”

施唯嘉道“她可不一样,要真愿意来,能当厂长”

妇女们吃惊的重新打量苏玉春,不知道比他们小一轮的女人咋就能当厂长了。

油头男带着叽叽喳喳的妇女朝厂房走,苏玉春跟着施唯嘉慢慢的参观厂子。

一面墙壁挂着几幅施唯嘉和几个黑人的相片。

“改革开放对港商投资优惠大,我在香港创了公司,靠内地政策来鹏城办了盛天,那时候只能接小单,也没想过会有发财的一天。有一宗东非的生意,四天内要做足八百打衬衫。

当时没人敢接,谁都说没法完成,我就知道机会来了,挣别人都能挣得钱发不了财。那四天加起来都没睡足超过十小时,到处借人力,甚至亲自上手能做一条是一条。”

施唯嘉抚着相框陷入回忆,“我成了了,盛天制衣正式打入了非洲市场,挣得钱扩充到了今天的盛天制衣厂”

施唯嘉推开厂房门,一屋子坐了二十多个女工正在赶制校服。

校服的概念要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逐渐推广,现在叫统一着装,还是白衬衣配蓝裤。

“我打算引入香港学校的制服在内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