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1 / 1)

苏玉春章容先 豆酱 1122 字 2020-12-26

她心疼是因为章容先的职业是吃商品粮的人,只有为国家干活的份子才有商品粮,她看过章容先的粮食本,每个月只要有这个粮食本就可以买白米细面,还不耽误领工资,那些白米细面都到外姓人口袋了,能不心疼么!

“你骂女儿干什么,她就说了一句。”姚海柱特别心疼大女儿。

因为章雅梅偏心小女儿,家务活都是大女儿干,平日还挨了不少骂。

门外忽然有人喊,“姚师傅,是不是你家饭烧焦了?”

姚海柱急忙出门,章雅梅气红了眼,抡起鸡毛掸子就抽姚诗芳,骂骂咧咧道“没用的东西,烧个饭都能糊,打死你,打死你!”

她故意要说给屋内的老太太听,骂得更狠,打得更凶。

“吃我的,住我的,没良心,让你做点小事都不愿意我怎么这么命苦,摊上你们一个个的都是讨债鬼,大的不听话,小的还不听话,我是你阿妈,打不了别人难道还整治不了你。”

姚诗琴有些害怕的站远,其实今天的饭是她烧的。

姚诗芳哭得惨兮兮的,筒子楼隔音又差,又闹得七八个邻居过来劝架。

章容先回家后,姚诗芳还在抽泣,章雅梅沉着张别人欠百八十万的臭脸,姚海柱闷在一旁抑郁不语,相较于死气沉沉的家,他更加怀念在医院和苏玉春相处的轻松时光,次日一早就去医院。

这一次他扑了空,想找的人不在。

苏玉春废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小城东大街门市部的新华书店,从两边朝中间拉闸合拢的铁闸门走进大约80多平方米的大平房。

用红色油漆写上的‘新华书店’四个字和后世全国新华书店一样,都是毛体。

两米长的玻璃柜台都是封闭售书,每一本书封面朝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

另一侧放上几张桌子椅子充当阅览室,用砖头码起来的书架只有为数不多的杂志,苏国文学译本,更多的是语录,选集。

苏玉春想投稿挣稿费,记下了几本杂志和书局刊印的地址,余光不经意间扫到了正排队买书等开发票和盖书章的物理学家王老伯。

充满儒雅气质王老伯也是她帮扶的对象之一,之前在朱大爷家见了一面。

她寻思王老伯文化水平高,借着冬衣的掩护把空间里的文稿拿出来,厚脸皮请人看看差不多成型的法律小故事。

王老伯看得十分认真,摘下老花镜笑意吟吟道

“小姑娘,写的是不错,但不容易发表,不符合现在的情况。”

看出了苏玉春的失望,也感激苏玉春对一干难友的帮助,王老伯道

“《少年文艺》这本杂志听过没?”

苏玉春点头,《少年文艺》的地位相当于后世的故事会和知音,是传播度很高的儿童刊物,十年前大浩荡时期停刊了,改名《泸上少年》重新出版,前天她还给两个外甥女买了两本,一本九分钱,全是牛屎纸粗印的质量。

这年代的故事不可能有白雪公主和灰姑娘,全是铁道游击队以及各种红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