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1 / 1)

当听说苏玉春打算到扬州后,吕大爷非常乐意跟着一快去。

他的方言说得溜,其中一个女儿嫁到了扬州。

到扬州后,苏玉春让吕大爷联络买木瓜,自个跑到了高邮。

她心心念念了许久的高邮咸鸭蛋!

高邮的咸鸭蛋在后世也很出名,蛋白柔软,蛋黄油多,口感沙绵。

高邮人家家户户都会腌咸鸭蛋,苏玉春钻进一家小饭馆里,立刻点了一碗白粥,要了一颗咸鸭蛋。

鸭蛋端上来了,苏玉春一怔,让人对半切开。

小饭馆老板笑了,“一看就不是本地人”,说着拿筷子一头扎下去,红油滋滋的往外冒。

苏玉春一碗白粥就这咸鸭蛋吃得美滋滋,末了老板娘见她吃的鸭蛋只有单蛋黄,还免费送了一个,笑着说本地的咸鸭蛋双蛋黄很常见,三蛋黄也有,但单蛋黄反而不多。

老板娘慷慨,苏玉春也不马虎,一口气要买四百个高邮咸鸭蛋。

大姐二姐,外甥女们,还有姑父家,一户分三四十个,四百个看起来也不多。

以后再到高邮来不知是猴年马月,她要一次性屯个够本!

老板娘还是头回见着豪横的买主,跑了好几家饭店,收罗了几家亲戚的咸鸭蛋,总算是凑齐了四百个。

收了四百个鸭蛋,苏玉春又跟老板娘打听起了木瓜生意。

苏玉春在江苏呆了一个星期,东奔西总总共收了七八千斤的木瓜,心满意足的前往闽南。

站在泉州的土地上,苏玉春颇为感慨。

她还是苏雅的时候,亲妈在她六岁的时候得癌走了,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

苏雅想妈妈的时候就抱着照片入睡,那时候年纪还小,很多事都记不清,她多想妈妈迟几年再走,能多留下一些回忆。

苏妈妈叫舒婷,是后世盛产铁观音的安溪县人,家里卖大米。

苏妈比苏爸小两岁,现在应该也有12岁了。

亲妈留下的遗物很少,打小苏玉春就对舒婷留下的日记本的内容倒背如流,外婆家的地址她记得很牢。

经过几次倒车,苏玉春心情复杂的站在了安溪的土地上。

苏爸和苏妈结婚后一直在闽南定居做生意,苏玉春小时候过年也回过过外婆家。

看到记忆中的外婆家后,苏玉春一阵激动。

她刚穿回来时曾找过亲爸,最后结果却是查无此人,她为此落寞了好久。

看到来开门的人后,苏玉春不禁冷笑。

开门的是她的亲舅舅,后世争夺苏爸留下遗产的主力军之一,那个在灵堂抱着年仅六岁的小苏雅,承诺以后会代替苏妈照顾她的好舅舅,在苏爸死后就变了个样子。

这一世回想起来,都是虚情假意!

“你找谁?”现在还是毛头小子的陈红光好奇问。

苏玉春收回思绪,“我找陈舒婷”

陈红光更加好奇了,她姐上哪认识的人啊?而且看穿着像是从大地方来的。

“我姐去卖糠了,不在家!”

苏玉春愣怔,打从她有记忆起,外婆一家对妈妈关怀备至,再说家里是米店,按理说用不着才12岁的陈舒婷挣钱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