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秋月圆(二)(1 / 2)

其他人被这香气一诱,也学了他,赶紧将自己面前的汤盅打开,把盖在上面的椰壳取了。

不同于平日里鸡汤的油腻,这椰子里盛着的鸡汤看起来近乎透明。

乳白的椰肉与带着骨头的鸡肉混在一起,汤的热气冒出,裹挟着椰香扑面而来。

沉桦舀了一勺尝了尝,不同于芒果肠粉的甜,这椰子鸡汤里的甜味很是轻微,入口咸鲜,但椰味芬芳,十分微妙的抹去了鸡肉的腻。

再尝这鸡肉也是鲜嫩中裹着椰香,炖得极软,轻轻一咬,骨与肉就分了开来。

尝了这美味的椰子鸡汤,若枫已经等不及去打开小碗,这甜品和汤都极为符合他的胃口,也不知道碗里装的究竟是什么。

带着期待打开来,是一碗蒸蛋,却并不是寻常的做法,里面点缀着绿绿的秋葵,上面又滴了几滴芝麻香油。

此时秋葵最好,于是初桃将秋葵横切了,看起来就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绿色的秋葵沉在嫩黄色的蛋羹中,秋意已出了三分。

秋葵腻腻的胶质让蛋液更加嫩滑,入口是蛋香,秋葵去了蛋的腥味,咀嚼一番,秋葵的绵密和蛋羹的软滑萦绕齿间,久久不散。

此时月亮已经尽数升了起来,从雕花窗看去,深蓝的海面上托起一轮皎洁的圆月,圆月的倒影被层层波浪冲叠开来,一时竟分不出究竟是天上月更美,还是海中月更明。

不弃因经常在凡间游历,望着这一轮明月,自告奋勇地说起了中秋节的凡间习俗。

他取了一盏普洱,晃着醇厚的茶汤,轻呷一口,发出满足的喟叹。

“在凡间,中秋可是个大日子,家家户户都会祭月,他们在院子里摆上桌台,点两支红烛,焚一炉清香,案上供着时令果鲜,再放上一碟月饼。

因为月亮关乎潮汐、时令,这种神秘,便成为了他们的信仰。传统的祭月仪式,以女子为主,因为有句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人们认为月主阴,宜女不宜男。

这夜里,女子们会好生装点一番,轻梳云鬓,对镜作妆,穿上最美的衣衫。

主妇们会在月下祈祷月亮护佑家宅兴旺,而少女则会祈祷能有一副如月一般皎洁的面容。

还有那些丈夫在外戍边的娘子,她们不便出门,但也会在闺中拜月,一语低回。

在对着月亮的窗边设上香案,下跪祈祷,有诗写‘向深闺,远闻雁悲鸣。遥望行人,三春月影照阶庭。帘前跪拜,人长命,月长生’,将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托给明月,因为头顶着同一轮明月,希望远在边陲的人能收到这片思念,也希望明月能护佑他们平安归来。”

听不弃这么说来,殷离也来了兴致。

“听你这么说,我想起有一年的中秋,我也去了凡间,那个地方是他们的帝都,不同于你说的这般,中秋的大街上倒是极为热闹的。

他们也挂花灯,映得灯火通明,还有猜灯谜、投壶之类的消遣,更有一些大胆的胡族女子,穿着露腰的裙装,披上头纱,在月下随歌起舞。

年轻的男女们,更是喜欢这个节日。

不同于平日里的礼教森严,这一晚他们可以去寻找心爱之人,他们依照想象中望舒和羲和的模样,做成面具,男戴羲和,女戴望舒。

男子手中执一束丹桂,女子手提一盏圆月花灯,闹市之中设有围上帷幔的马车,若是双方有意,会互换信物,女子坐上马车,男子则会揭下面具在车外倾述衷情。

若女子同意,也会揭下面具,两人隔着帷幔朦胧相见,像是映过窗纱的月光照进心间,又结成一段好姻缘。”

若枫听来,眼中也升起了向往,左手托腮,叹道“这凡人倒很是解风情啊……”

“咳咳”,沉桦瞥了他一眼,捂着嘴低头轻咳了两声。

初桃带笑的双眼在他们之间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