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段子竟在我身边(1 / 4)

半小时后,休息室门口。

“张哥,叶青那边,是真的这么看好?”

助理整个人有点头晕。

儒意影业能说出保底十五亿发行,其实都不是他们公司的主意。还是因为他们攀上了中影的人做发行,那边很看好这部戏,所以和他们商量以后定下的一个数字,打算这样保底发行。

已经是很难得了。

但是叶青的公司,哪来的底气提出20亿保底发行?

以至于助理一下子就想到:

肯定是借机哄抬价格,试探他们的底线,以谋求更大的利益。因为如果儒意那边真的接了的话,对方可不一定接。

结果他们没想到的是,青叶那边不是搞事情,而是真的要搞20亿保底发行。

这就有点纠结了。

《你好,李焕英》虽然可以看出有爆的潜质,但是其实每多1亿,整个发行方的底气就越来越没那么稳,赚的钱也就越来越少。

中影是看好这部戏能冲20+,甚至25+的。

保底15亿的话,还是能赚的不错。

但如果是20亿保底的话,就算是成功,赚的大头也就是出品方,这点中影当然是不乐意了。

所以一番磨合之后,保底暂时定在了17亿。

也换成了三家保底发行。

中影肯定是要占大头的,这没得说——青叶和儒意,发行能力都弱,中影肯定要扛主力。但换种角度拉上他们两个可以分担一下保底压力,以防万一出现亏损,也有得搞。

不要光看挣钱的时候风光。

电影很多都是赔钱的,尤其是保底还这么高的情况下,赔的可不少呢。

所以原本两方是觉得,估计没人愿意接这个保底发行的底,中影百分之70,儒意百分之30.

结果现在青叶文化挤进来,又加了2亿。

这事本来应该再仔细商量一下的,但青叶娱乐表示,可以分担一个比较高的比例...

刚好,儒意这边抗下原来15亿的百分之30也有点吃力,所以双方很快商定下来:那就变成了中影百分之55少了一点,青叶百分之25,儒意百分之20。

这就基本上妥了。

其他的人也没有意见,甚至还乐得青叶文化抬高了两个亿,白赚的。所以这场会开的还算是皆大欢喜——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的。

不过,青叶文化的操作,大家确实迷惑。

“我当然很看好了,不然我也不不会这么关注。”

而那一边,叶青收拾了心情。

但其实说实话,并不是说因为看好才提出20亿保底——15亿发行保底的话,肯定是赚的更多的。但是15亿是人家提出的,分担比例都商量好了,叶青挤进去也就顶多拿个百分之十几。

不如再提高几亿发行保底,试探底线。

再借机大肆入局。

妥妥的了,所以他也转头道:“青叶文化那边收人的,可以行动起来了。”

“很难啊,现在电影市场越来越好,人才都是供不应求的。”

工作人员也有自己的难处:“我们虽然待遇给的很好,但毕竟还是小公司,招人不容易的。我们联系的好些人,都没啥戏。”

“没事,慢慢来。”

对此,叶青也不没啥办法。只能道:“打好关系,也不是让你们一蹴而就...”

...

转眼到了十二月,叶青又录完了两期《我们的歌》。

这次录制,他们分别演唱了《贝加尔湖畔》和《卷珠帘》,斩获单期第二名和第一名。

说起这两首歌有点重复,但是是真的好听。

毕竟选歌本身就好听。

是的,很难说有一个节目组,能把那种根本就不咋的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