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集结(3)(2 / 3)

兹伯里招到一万人持谨慎的悲观态度。”

“‘谨慎的悲观态度’。”德内尔对面前的年轻人笑了,“你的法语真不错,汉弗雷中尉。”

“承蒙夸奖,中校,作为您的助手,我真心希望您还没有向戴高乐将军承诺什么。”

以至于自己会因口出大话而在戴高乐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德内尔听出了汉弗雷中尉的弦外之音。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似乎深谙为“官”之道。

似乎所有人都认为德内尔的估计有些不切实际。

尽管戴高乐声称自己坚信是堕落卑鄙的上层出卖了勇敢的法国人民,但如果他总是是被卖国求荣的叛徒、自以为是救国但其实是叛国的庸夫和彷徨无措的废物所包围的话,对法兰西的民族性持悲观态度也实属正常。

罗贝尔也认为养父对志愿者数量的估计过于乐观,他早就被第55师的那群大神伤透了心。

但是德内尔的信心从何而来?

“你听说过法军第21师在敦刻尔克发起的三次‘无畏反击’吗?”德内尔突然提起了另一件事。

汉弗雷仿佛早就料到德内尔会提到这件令他成为英国明星人物的得意之举,于是这位英国中尉点点头:“第一次是由您发起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则是受到您的激励,我对此深表敬佩。”

不过德内尔的话让汉弗雷大为吃惊:“英国方面的报道有误,虽然我参与了第一次反击,但那次反击实际上是个由多个壮举共同促成的意外,我在其中只是随波逐流罢了。‘发电机计划’仍在进行的时候,维持谎言以增强国民信心仍有必要,但既然行动已经结束,我自然应当向公众澄清事实。”

于是德内尔便将当时的情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汉弗雷:二等兵菲德尔舍生保护上级,令误以为指挥官殉国的官兵发起决死冲锋,最后与德军陷入近战。

“95团2营、3营和48团1营的官兵素质都不是很好,而且都连吃败仗,士气本该非常低落,可是是什么让他们奋起反击?”

“对德国人的憎恨?”

“我认为是高傲,汉弗雷中尉。”德内尔再次给出一个出乎汉弗雷预料的答案,“如果说憎恨,那么德国人对上次大战战胜者的憎恨绝对超过我们对他们的。许多法国军人虽然气势上被德军压制住了,但他们心里总有或多或少的不服气——高卢人怎么会比日耳曼人更差呢?相信你也能从历史上看出,法兰西民族的高傲甚至狂妄是有迹可循的。”

“确实,中校。”汉弗雷点头肯定道。

“我要做的就是激起这种高傲。戴高乐将军曾经和别人说过:‘法兰西如果不伟大,那就不能称其为法兰西’。你看,戴高乐将军就是一个典型的法国人。”

汉弗雷被德内尔风趣的分析逗乐了,但是他仍旧没有被后者说服:“虽然如此,但我还是不能确定虚无缥缈的民族性能帮您召集一万志愿者。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是不容怀疑的,高卢人也确实与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同样优秀,但现在的问题是,日耳曼人比高卢人多得多。局势并不乐观,一旦他们冷静地考虑起前途——我肯定他们一定会这么做。自尊受损终归抵不过飘零异邦、再不能与亲人相见的痛苦,这是人类的共同点。”

“你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年轻人,汉弗雷,没有囿于民族主义的叙事思路。”德内尔先是称赞了自己的助手,随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傲’只是一个情感契机,脱离了对现实利益的考量,这些所谓的民族性和爱国热情往往是无根之萍。我不怀疑索尔兹伯里的法国人会同情我们的事业,但只靠这些空话来动员他们的话,结果恐怕只能是‘十分感动,然而拒绝’。”

“呵呵呵,非常形象的表达,戴泽南中校,所以您还有什么办法?”

“我会和他们分析现状,使他们认清继续作战才是最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