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心中的星辰大海(1 / 2)

“哇!基金会把票都给我订好了!”收到通知短信的马依诺,捧着手机兴奋得哇哇大叫。

“诺儿,如果有合适的公司来学校开招聘会,你错过了怎么办?”张婕宁怕马依诺错过好的工作机会。

“我查了最近的招聘场次,只有一个公司的法务专员岗位还算合适,我已经做好了简历,到时我每天查看通知,如果开放投递链接,我用手机就投了。”马依诺也担心,时逢招聘季,自己的暂时离场会导致损失,抓紧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

“我要是听到什么新消息,也告诉你。”婕宁总是替同寝好友们多考虑一步,“也不知道你那儿有没有信号儿,荒山野岭的,你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荒山野岭,哈哈,荒山野岭,那么美丽的青藏高原,在我们婕宁眼里就是荒山野岭!”马依诺笑得直不起腰。

婕宁瞪了她一眼,说“不是荒山野岭,人迹罕至行了吧!你可千万别离群儿,一定要跟住大家。还有,一定留心,要是感觉有高原反应的苗头,赶紧告诉别人,快点采取措施,别自己挺着。”

听着婕宁絮絮地像嘱咐幼儿园小孩儿一样嘱咐着她,马依诺心里暖暖的,也正经了起来,好让室友放心,说“我上网查过了,我们这次去的绿色驿站在格尔木,海拔才两千多米,没事儿的,不高。”又补充了一句,“也有信号,哈哈,你要对咱们国家的基建能力有信心。”

“格尔木”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这里是长江的发源地,作为滋养中华大地的母亲河的源头,格尔木地区的人民却经年困苦,所幸,青藏线的交通把这片地界与外界相联通,今年终于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当马依诺踏上格尔木的土地,看着千峰万壑的巍巍昆仑,那一刻,她感觉自己仿佛在与天堂对视。

猎猎长风在广袤的土地上奔跑,迈过延伸到天际的青藏线,穿过吸天地灵气而坚忍的胡杨林,采撷着草原上格桑花的露水,梳理着藏羚羊柔软的绒毛,一路呼啸而过,哼着天籁的曲调,凛冽着志愿者们风尘仆仆的衣裳。

此景当前,马依诺和同来的志愿者们,觉得自己像是受大自然的力量感召而来的卫士。来到这里,就是一群敬畏自然的朝拜者,前来守护高原里奇异的生灵。在这片旖旎之间,豪情满腹。

而接下来的工作,却不像景色那样震撼豪迈。他们从绿色驿站出发,拎着硕大的垃圾袋,沿着青藏线一路步行,捡拾着路边和植被上的垃圾。

这与天堂近在咫尺的青藏高原,同样也与太阳近在咫尺。虽然已经时值秋日,温度并不算高,但稀薄的空气阻挡不住那么多的紫外线,使这里的日光比平原地区愈加毒辣。

马依诺对紫外线过敏,夏日里出门几乎都要执伞遮阳。这次来到高原,更是用大遮檐的防风帽把脸裹得严严实实。但一天的公路沿线走下来,还是被晒透了,皮肤痒到钻心,但她不敢揉搓解痒,因为凭她以往的经验,只要忍不住一挠,就会浮起一片痛痒的红色疙瘩,更加严重。

太阳落下了山,风也宁静了许多。志愿者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身体疲惫,但情绪依旧高涨。想到脚下踩着的,是被电影和故事搅动得令人心驰神往的青藏之地,谁也不想早早地回房间休息。

他们问了常驻志愿者杨大哥,这里是否可以生火,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便在驿站围起了篝火。

几个年轻人,说着笑着,脸上都泛着青春与梦想的光芒,与篝火的噼啪声相映成彰。

天空中布满星辰,马依诺望着这许久不曾见过的闪烁星光,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她和幼时的玩伴一起,在葡萄架子下面仰望星空。家乡的星星虽不及现在在高原上看到的这般璀璨斑斓,但也是繁星点点,就像地理书和天文绘本上的星座图一样。她和小伙伴们嬉笑着,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