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英法协约(3 / 3)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3810 字 2021-03-29

国际局势就急转直下。

如果说近东战争爆发前,光荣孤立政策还是伦敦政府的最佳选择,那么在巴黎革命爆发、反土同盟建立后,就再无半分可行性了。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英国人迫切需要盟友在欧洲大陆牵制住奥地利,以保障印度的安。

纵观世界,有能力牵制奥地利的国家就那么可怜兮兮的三个,除了不列颠自己外,就剩下不怎么在状态的法俄。

格拉斯顿双手合拢放在桌子上,严肃的说道:“诸位,做选择题的时间到了。

不列颠需要一个有份量的盟友,以应对接下来的国际变局,现在大家就从法俄奥三国中间选一个吧!”

没有毛病,奥地利也是备选范围之一。在英国人的字典里,敌友是可以转换的。

当一个国家强大到打压不下去,无法为敌的时候,化敌为友也是选择之一。

外交大臣乔治率先回答道:“首相,这是一道单选题,我们根本就没得选择。

随着法俄跌落,欧洲大陆的局势已经明朗了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奥地利成为了我们眼下最大的威胁。

当然,也不排除奥地利帝国也是纸糊的。

只是这种可能性非常小,这次波及欧洲的大革命,奥地利都没有乱,我不认为短时间他们内部会出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再和奥地利结盟,无疑会进一步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俄国人同样不是一个好选择,俄奥之间利益联系的太紧密,在恢复实力之前,沙皇政府很难站在奥地利的对立面。

况且,俄国人的信誉太差,我们可没有武力讨债的能力,给他们输血就是血本无归。

事实上,我们只剩下了唯一的选择——法兰西。

从我个人的感官来判断,野心勃勃的法国人同样不是一个好盟友。

扶持他们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反噬的可能性非常高,我们必须要把握这个度。”

既想拉盟友,又担心盟友会趁机做大,为了欧陆平衡伦敦政府也是操碎了心。

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反对道:“助长奥地利人嚣张气焰不好么?

要知道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敌人,法国内乱爆发后,奥地利已经成为了实质上的欧陆霸主。

然而,这个霸主和之前的欧陆霸主不一样,奥地利人通过维也纳体系主宰欧洲事务,并没有乱伸手的习惯,包括法国内乱他们都忍住了。

这种克制的行为,让奥地利人在欧洲各国面前拥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甚至他们和每一个欧洲国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面对这样的敌人,围堵是最糟糕的选择,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够拉出多少盟友来,最好的选择是让他们自己犯错。”

“棒杀”是成本最低的选择,只是前提条件是必须要能够杀掉,要不然只剩下“棒”,那就损失大了。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格拉斯顿摇了摇头:“成功率太低了,我们不能寄希望在奥地利人犯错上。

如果他们不范错误,我们就会亲手放出一个怪兽出来,最后反噬到自身。

不对,奥地利已经是一头食人怪兽了,并且还是善于伪装的怪兽。

我们之前就被他们伪装的外表给欺骗了,以至于现在才意识到他们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