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消息(1 / 2)

金兰结 项玉环 2205 字 2021-05-29

“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朱慧的那间新铺子低调开业了。

铺子取名“福安”,主营日常百货及边关特色的皮毛、药材等北货。但如今铺子开得仓促,朱慧给她边关兄弟的信还在路上,北货渠道还未打通,便随便进了些日常百货,请了个账房管账,让钱发那群手下充任伙计,便匆匆开业了。

福安百货位置不错,位于武安中心区域,紧临朱雀大街,虽不是主街道有点偏,但交通是真方便。

新店开业仓促,货物也没什么特色,看着门可罗雀,虽说早有心理准备,还是难免丧气。

朱慧坐在福安百货对面的茶摊上,就着一壶粗茶,一边看着铺子,一边等钱发消息。

开这个铺子的初衷,是为了给手下的小弟们找个营生,那时打算从赌坊来钱,因此想的简单,亏了也不在乎。但如今事情有变,开铺子的钱大头是从朱夫人那里来的,要每月向朱夫人报账。恐怕铺子刚开这段时间,朱夫人那里不太好交差。不过朱慧也不是太担心,她有把握等铺子北货生意走上正轨,定能让起死回生。

“老大,今日铺子生意怎么样?”钱发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对面,拿起茶碗给自己倒了一碗茶,看着对面新开的铺子问道。比起朱慧,他对这铺子更上心些,毕竟朱慧亲口承诺,这铺子以后就归他们兄弟管了,赚多了吃肉,赚少了只能喝风。

“就那样,都是些针头线脑的小生意,没什么赚头。咱们先把名号立起来再说。”朱慧问道,“今天有什么消息吗?”

“一文钱也是钱啊,针头线脑的生意再小,也有得赚啊。”钱发市井出身,倒不像朱慧那样对钱财不怎么在乎。不过他也只顶了这么一句,见朱慧并不在意,便说起了今日新闻。

武安现在最大的新闻,就是之前的赌坊案,现在的大理寺徇私案了。

蔡国有两个掌管刑狱的部门从属于三公之一丞相所掌的刑部,和独立于六部之外,同属九卿的大理寺。

丞相作为皇帝的副手,协助处理全国事务。因事务繁多,因此丞相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其中刑部负责审判全国各地府衙递送上来的流放、处斩以上的重罪刑事案件。待刑部案件判决后,处理结果同时递交大理寺,由大理寺负责复核审查之职。若大理寺觉得刑部处决有误,有驳回重审,甚至直接移调案件,自己审理的权利。因此,刑部可以算做是全国刑狱的最高审理机构。

然而如今,这个主掌全国刑狱的最高审理机构却出了事。

事情先由一个小小的赌坊案牵引而出。

世间赌坊千万座,因赌而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然而前段时间,京城武安一家赌坊因逼得人家破人亡被告上了府衙,但这些受害者所告之人居然不是赌坊管事,而是大理寺监正。

结果自然是大理寺监正无罪,只因管教不严,让手下管事冒主人之名,在外私开赌场,敛聚钱财以养外室。那位大理寺监正甚至当堂放言,请府尹搜家以证清白。于是,原告一伙人因诬告入狱,这位监正大人还情愿自掏俸禄补偿受害者们因赌坊造成的损失。

就当大伙为这位监正大人的清廉自守所感动时,反转却来了当初因诬告入狱的受害者的一位亲人,不但找到了新的证人证据,还拉来了当朝丞相家公子来主持公道。

原来,那位大理寺监正大人并不是真凶,而是走狗之一。在京城,不知有多少官员悄悄指使手下开设赌坊、青楼等暴利场所,将其非法所得存入一家黑银庄,再以银庄正常的银钱往来将其合法化。

案子到了这一步,武安府尹已查不下去了,便将此案上报,交由刑部主审。

刑部尚书一看,此案居然有顶头上司张丞相家二公子参与,自然是卖力审查,极力表现,恨不得将冤家大理寺上上下下全部牵涉其中。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