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饮鸩自杀(1 / 1)

被逼无奈,隆兴帝只说等荧惑守心过去后,在恢复檀澈的太子之位,才平息了朝臣的不满。

通过这次事情,隆兴帝深刻地意识到太子对他皇位的威胁。

只要这些大臣在,无论檀澈是不是太子,都会被拥立为皇帝。

隆兴帝要趁着这次荧惑守心的机会,将支持太子的重臣全部打发了,然后提拔了一些善于钻营的小人。

这些小人口蜜腹剑,哄得隆兴帝飘飘然。

司天监李监正冒死进谏,隆兴帝的一系列举措,不仅没有缓解荧惑守心的大凶之兆,反而让星象更加的错乱不看,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

那些新被提拔上来的奸臣,他们得知荧惑守心并未消除,立刻在隆兴帝跟前进谗言,暗示隆兴帝赐死太子,转移灾祸。

隆兴帝觉得除掉太子,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只是……只是……

隆兴帝只希望看到太子实力薄弱,对他毕恭毕敬,并不想让太子死。

要不然他也不会把那些支持太子的朝廷重臣,贬到外地为官。

直接杀了檀澈,就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的皇权。

他实在不忍心对檀澈下手。

之所以滴血验亲,也是怕他内心疼爱,嘴上却不肯承认的儿子,并非他亲生的。

隆兴帝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把被免去官职的刘丞相召入德阳殿。

隆兴帝斥责刘丞相为相多年,不能调理好阴阳,导致天象变异,万死难辞其咎。

刘丞相自从被罢免丞相之位后,在府上惶惶不可终日。

他虽然知道这次难逃一劫,但还存有一丝侥幸之心。

都快过了半个月了,荧惑守心的异象还不消除。

隆兴帝训斥刘丞相的第二日,就派陈炳水去给他送诏书。

诏书的大概意思是说隆兴帝对刘丞相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辅佐自己治理好国家,没想到刘丞相担任丞相十余年,不仅没有让天祈国海清河晏,反而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今大难临头,隆兴帝既往不咎,只希望刘丞相能够忧国如家。

陈炳水宣读完圣旨。

旁边的小太监将捧着一杯毒酒走上前。

刘丞相知道隆兴帝更是铁了心拿他做替罪羊,如今连旷世奇才的太子殿下都不能幸免,他也没有破解之法,只好将毒酒一饮而尽。

陈炳水探了探刘丞相的鼻息,确定人已经彻底断了气,才回去同隆兴帝复命。

刘丞相饮鸩自杀之后,隆兴帝才放宽了心,赶紧昭告天下,刘丞相暴毙而亡,下令厚加抚恤。

隆兴帝还亲自到刘丞相府上亲自进行吊唁。

那些奸佞小人在隆兴帝面前吹捧道“刘丞相谢罪之后,皇上从此以后,一定国运亨通,天命永固。”

隆兴帝喜笑颜开,重重地赏赐了这些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

檀澈虽然辞去了太子之位,但毕竟是皇子,隆兴帝考虑再三,封他个有名无实的亲王。

檀澈果断的婉言拒绝了。

其实,檀澈这叫以进为退。

要是荧惑守心迟迟不消失,隆兴帝为了皇权,说不定真的下旨赐死檀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