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料制造(1 / 2)

虽然渡波文明暂时停止了信息的传入,也只给了超固态碳晶体的介绍。

从晶体本身性质、原材料的描述采集、制作工艺、制造方案四个方面的信息,已经构成了一整套晶体的生产流程。

天选计划认为,渡波文明在有限的信息传入中,一定是控制了信息的重要性。

即传来的信息都是重要级别较高的内容。

有些,人类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的项目,它们没有提及,更多的给人类整个生产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关键点。

面对有限的信息,要开展这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明确晶体制造的方案。

天选计划再次确定了两个项目方向。

林觉远主导原材料收集和运输。

肖军主导晶体的生产和最后的收集。

两个项目交叉又不完全重合,分开开展便于项目的整体推进。

这个项目在这个确定的大方案下,正式开始运作。

晶体原材料的收集和运输,林觉远要面对的。

是如何探测找到高密度的原材料。

如何将这些原材料进行封装。

如何将封装的材料进行运输。

这些,渡波文明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林觉远召集了项目小组人员,将自己的规划步骤和所有人进行了安排。

第一、关于如何找到高密度原材料。

根据渡波文明的提示,这种材料地球上没有。

最近可能存在的地方,是月球的背面。

假设需要到月球背面去找寻,需要解决通讯定位的问题,以及克服月球背面低温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如何辨识这种未知材料的正确与否的问题。

关于通讯定位问题,经过前期的准备,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绕月卫星的制造。

卫星一旦布置完成,将解决月球背面通讯的盲区。

加之现有月球基地的通讯支持,信号不用在传回地球进行中转,直接在月球,就能够进行信号处理。

排除了很大的障碍,和通讯时差的问题,将使月球的通讯定位,更加的及时准确。

关于克服月球背面低温的问题,月球基地第一时期建立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小范围的材料测试。

抗低温的月球车及专用的航天服材料,已经经过实验检验。

能够满足低温条件正常的工作,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如何辨识找到的未知材料正确与否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数据参照,林觉远大胆设想,这种未知原材料同样是高密度的物质。

是在太空中飞行过程中,落到月球上的,这种高密度的物质,一定和众多的陨石一样,对月球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冲击形成了大型的陨石坑,因为密度大移动的可能性小,所以应该千万年以来,一直留在陨石坑底部。

这种原材料,在较大陨石坑中发现的几率比较大,找寻的重点方向,就应该落在陨石坑底部。

第二、如何将原材料进行封装。

原材料因为高密度的特性,如果体积很小,普通的物质将无法进行包裹。

参照渡波文明提到的,晶体能够使用碳纤维网进行拦截,前期的原材料封装,同样可以考虑使用碳纤维网。

另外,将材料进行吊装,也是一大优势。

虽然是在月球,进行操作看似不便,但是月球的相对较低的引力环境,让材料的吊装及装船将更为轻松。

现阶段,建造月球基地留下的大型设备,进行抗低温改造。

理论上,能够满足材料的吊装和运输功能。

该项准备工作,需要完善的就是,开始在地球进行高性能碳纤维网的制作。

第三、如何将封装的材料进行运输。

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