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李长青来了(1 / 3)

从小南屯回来的第二天,王厨找我商量菜品的事,我说我出十道新菜,家常一些的,到时候看看怎么样。他说可以,他也准备出几道家常一点的海鲜菜,尤其是功夫鱼准备试做一下。

出菜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想要出一些能够吃住客人的菜比较难,因为这不能糊弄,糊弄出来的菜也卖不动,吃不住客人。

威世丽酒店离三台子近,客人口味介乎于三台子和市内之间,把家常菜和农家菜口味结合一下,不要太土得掉渣儿,土菜细作,客人应该能够接受。

菜这玩意儿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老菜掌握好,基本口味和烹饪技法做得扎实,新菜就是在老菜的基础上把原材料打乱重新组合,制作出更能让客人接受,符合客人口味要求的菜品。

老菜是根,新菜是创新。

只要灵活一些,对客人口味要求掌握住,因地制宜,就可以研发出热卖菜品。功夫下到位,所研发的菜品就会有生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

初步定下来的菜品是“焦熘豆腐”“回勺香肚”“老妈茄子”“手抓猪寸骨”“铁锅豆角炖排骨”“蹄筋烧黄玉参”“干锅肥肠”“西红柿牛肉煲豆腐”“老家锅底肉”“宫保里脊花”这些菜全部采用家常做法,在餐具选择上也摈弃高档餐具,选用老式餐具,不追求高大上,只求返璞归真。

要说高档点的就是“蹄筋烧黄玉参”高档一些,售价在一百一十八元,其余的都是普通售价,老百姓都消费得起。

这样一来我这边的菜已经很多,除了十道新菜之外以前的老菜也是我制作,就显得很忙。

忙点总比不忙强,省的闲着没事干,不是这屋窜那屋聊天扯淡,就是坐着发呆。在哪干活最好是忙一些,老板高兴咱们也高兴,等没生意的时候谁都不高兴,你看我拉拉脸,我看你也没啥好表情那就完了,饭店离黄不远了,咱们离下岗也不远了。

别人在关心过年动迁的事,动迁了就得下岗,还得重新找工作。

现在就开始研究过完年的事有点早,别人研究别人的,我每天鼓捣自己的那几道菜,把灶台上的活干完就帮着国庆做准备工作,等来菜了就上灶台炒菜,炒完菜收拾卫生,收拾完卫生继续研究自己的菜,并且乐在其中。有时炒菜多自己忙不过来,喊赵刚过来帮忙,小伙子聪明机灵,我很喜欢,心想以后要是到别的地方工作把他带在身边,那样自己会省心不少。

国庆不是干这行的人,他这是实在没活干,兜里也没钱,被逼无奈才和我在这上班,准备挣点回家过年的钱,要是他兜里有钱说啥也不会来这上班。砧板张军干活也挺好,小伙很实在,也聪明,只是他负责给王厨配菜,不好意思总和他接近,但心里也很喜欢他。

那时候就开始为自己以后出去干厨房做打算了,心想自己手里得有几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这样出去干活也不磕碜。心中到有几个人选,像老四厨房那个像古惑仔的小弟孟忠利,还有玫瑰饭店的砧板周明,他俩都挺好,当然要是能够接手一个比较大的厨房,把老四、老二都整去才好,我们在一起合作那是最好不过的,希望能够如此。

饭店生意并没有多大起色,主要是以前生意太差,积重难返,要想把生意做起来不是上几道新菜就能改变的事,得从根上做起才行。

生意没有太大的起色,我这边的菜品却是有增无减,每天都很忙,王厨那边还是和以前一样,甚至比以前还清闲一些。他的“功夫鱼”没研究成功就撂下了。有时候看我这边忙他也有心思替我炒几个菜,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把赵刚喊过来帮忙,在我身边帮我过油过水,帮着炖个菜,我在那边炒,我和赵刚也忙过来了。同时赵刚也愿意过来帮忙,不但学到东西,还能增加自己的灶台经验,这在别的地方可是很难争取到的。

张军看赵刚能够帮我在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