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乔迁之喜(1 / 2)

开春后的石三壮那是忙的上蹿下跳的不得闲。王秋凤对城里开店的事也是提上了日程,店内装修都是石三壮在四处跑,每天还不忘带着货物先走一波。

两兄妹转学的事情更是刻不容缓,一天下来,石三壮也是四处奔波,忙的头昏脑涨。

地里的事情都交待给了石老爹,依旧雇了石旺石财两兄弟帮忙。

院子里的鸡被石三壮隔三差五的带到城里给卖了,石婆子有些不是滋味,“三儿这是折腾什么呀,这不是干的好好的嘛,非要去什么城里,这哪哪儿都要花钱,这拖家带口的去了干嘛呀”

“不是说要开个饭食铺子嘛,三儿家的手艺好,差不了”石老爹蹲在大棚里收拾着菜苗说道。

“那城里人能天天花钱出去吃?就没个消停的时候”石婆子碎碎念着。

“婶子,三壮哥那去了大城市混好了可不得把您接过去享福啊,您那就别担心了,”石旺笑嘻嘻的放下锄头,擦了擦汗。

“三壮哥说,以后那边如果需要人了,还让我们过去帮忙哩”石财也笑嘻嘻的接话道。

“他们干的好就成,我们村里待习惯了,城里那地方咱去了那不得别扭死”石婆子嘴上说的不喜欢城里,那脸上可是乐成了花。

石老爹抬眼瞅瞅她,啧啧,女人呐。

他可是很看好三儿的,为啥,那过年除了给拿去的年礼,可是还给了他们老两口一百块钱,那可是一百块钱呐,说给就给了,三儿媳都没说啥,直说,地里还要交给他照看着,这给儿子照料地,有啥,何况还给雇的两人,石老爹也高兴啊,儿子给的,那就留着花呗。

一连跑了几天,两个孩子的转学手续总算是办下来了,学校离住的地方隔着两条街,不算远,左右再有三天就开学了,到时候带着走几次就认得了。

王秋凤直接在城里定了被褥,简单购买了些日常用的,所以也不至于要搬什么过去,毕竟偶尔回来村里也是要用到的。

石三壮这几天拖得最多的就是粮食了,捣腾了几次,搬走的那天直接把钥匙留给了石老爹,老两口直接住这边或者偶尔照料一下都行。

鸡窝里剩下十只鸡,留给了石婆子,养也行,宰了吃肉都可以。

石倩也是和村里的小伙伴话别了一番。

“小妹儿,你去城里上学了,还回来吗?”石二狗将石倩给他的麦芽糖塞进嘴里。

“当然回来了,放心吧,暑假的时候我就回来了”石倩拍拍胸脯说道,她还是很喜欢村里的,农村的风气也是怪的很,要好一村都好,要坏一村都坏,石头村还是很不错的,山好水好人也好。

一家人到城里的时候,铺子里的两个工人正在打磨桌椅,厨房里的都弄好了,收拾的干干净净,外边的也是最后的休整了,只差最后外头门面的门头牌匾了。

正屋里前段时间王秋凤就过来打扫干净了,被褥都是崭新的,厨房里没啥东西,因为以后就准备在前面铺子里开火了。

第二天就要开学了,所以王秋凤又带着两孩子买了些本子笔这些备着,又扯了几尺布,趁着铺子还没完善赶紧给两小的赶几套衣服出来。

石三壮那是也没消停一下,又往返在城里村里两地之间来回跑了几趟,捣腾鸡蛋,地里的蔬菜样样没落下,下午七点多才从市场回来。

这时候店里的工人都下工了,王秋凤正熬了大骨汤,做了几个硬菜,准备庆祝搬迁之喜。

石辰和石倩也是院子里转来转去欣喜的瞧着新家,似乎和村里哪哪都不一样,也确实不一样,房子是灰色的砖头砌的,屋顶的瓦片都齐齐整整的,家里的墙壁刷着白漆,窗户是透明的玻璃装上去的,家里亮堂堂的,分外干净。

街道上随处可见的自行车,还有叮铃铃的声音,偶尔还有大汽车开过嘀嘀的车鸣声,一切都那么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