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滋阴(1 / 2)

轰隆隆……轰隆隆……

少了杨振鼎的指挥,这些军阀士兵开棺的手法的确十分的粗暴。

可能是在熊茂林的催促之下,因为时间的问题。

如果都像关中帮那样小心翼翼的开棺,恐怕身上带的干粮和水源全部都消耗在这里,这些棺材也根本难以完全的打开。

与此同时,赵阳和陈福旺还有邢云芙三人就在这间中堂的房顶上。

赵阳听着房间内传来的轰隆隆的声音,内心也是十分的好奇,所以就小心翼翼的将房顶上的黑瓦揭开了一条小缝。

当房顶被揭开一条缝隙后,屋内的烛光瞬间就充斥了上来。

赵阳蹲下来眯着一双眼睛,再小心翼翼的蹲下来,朝着屋内看去。

只见屋内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数百个刷着黑漆的棺椁,一些军阀士兵六人一组,正在逐个的开棺,厚重的棺材板盖被暴力的推倒在地上,才发出了刚才听到的那种轰隆隆的声音,屋内一片混乱。

而这些军阀士兵推开棺盖的目的只是取走干尸头枕下面的一粒白色珠子。

熊茂林拿过珠子后,还饶有兴趣的逐个对着风灯的烛火映照一遍,欣赏一下从白珠内透射在墙壁上的女人倩丽的黑影,并且每个影子都姿态不一。

“映魂珠!”

赵阳也一眼就看出了他们从棺材内的干尸头枕下取出的这颗白珠是什么玩意儿。

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有对其相关的记载。

跟杨振鼎之前解释的一样,这映魂珠确实是琉璃经过一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熔炼后重新做出来的,之所以能在强光下透射出人影,是因为琉璃在高温熔炼重铸的时候,里面放置了东西。

至于为什么放在了干尸的头枕下面,这个杨振鼎不知道,但是赵阳却知道。

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同样有详细的记载。

头枕下放置映魂珠的这种葬法始于唐代初期,到了唐代中期就没有了。

因为映魂珠的这种特殊的铸造工艺只在历史上出现了几十年,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也就是相当于一个朝代更迭的时期。

琉璃本身是一种天然矿物质,是经过淬火提炼出来的产物,因为琉璃的颜色不同,彩色缤纷,所以在唐代很受妇人的喜爱。

这也是作为给女人陪葬的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琉璃拥有滋阴和聚阴的特效。

所谓的滋阴,就是滋养阴液,不懂的也不再过于详细解读。如果你的异性伴侣总是干干巴巴,除了对你失去了兴趣之外,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可能就需要滋阴了。

至于聚阴,顾名思义,那就是聚集阴气的意思。

这整个房间的所有棺材全部都只是一层,没有外棺套,封闭性做的也并不是很好,而经过千年的时间却没有腐化,而是成了干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通过映魂珠的聚阴,阴气极重,就不会滋生蛆虫,也不会腐朽,自然就成了风化后的干尸。

阴气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容易出现诈尸的情况,并且还都是阴气极重的粽子。

至于这映魂珠的价值,也是因人而异。

但是当下的这些士兵用这种方式来开棺取映魂珠,完全就是在踩着雷玩火,如果要是自己的话,绝对不会为了这些破玩意儿来冒这么大的风险。

在古墓中,贪可是最大的忌讳,死在墓中的盗墓贼其中十个里面最少有八个就是因为贪。

杨振鼎作为盗墓一行的老手,该不会不懂这个吧?

外面的金银珠宝都堆积成小山了,居然还要捡这么点儿芝麻绿豆?

不!赵阳不认为杨振鼎不懂这些,而是非常懂,要不然的话杨振鼎也不会一直负手矗立,表情凝锁,好像随时都在警惕着预防诈尸。

“大家都小心一点,千万不能与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