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深谈(1 / 2)

昭平录 万山载雪 2349 字 2021-05-13

“余家败落原是不可避免。”

章鹤鸣语气淡淡,神色间却带着几分惋惜。

沈昭闻得此言,神色亦是一变,眼里带着些许冷意。“余家之败,败于其潜心视事,忠贞不二,得朝野称颂,便惹天家难安罢了。”

古往今来,此事屡见不鲜,余家非是孤例。大楚将军府沈氏何尝不是如此?纵使后来的延武皇帝感怀沈氏之没落,甚至将边疆大权交于她,亦不可抹去天家猜忌致使沈氏湮灭之事。

“是以窦家无动于衷亦是时局使然。”章鹤鸣见她神色不善,心知余家之事乃其心中痛楚之处,因此对此并不多言。“若天子欲使其亡,又有何人可阻?”

沈昭的神色愈发阴沉。

天子之恩何其重!此言她深有所感,是以不再多言。继而话锋一转,目光炯炯地看着章鹤鸣,“余家之事,先生果真无所知?”

章鹤鸣闻言一愣,一时间竟不知其中深意。

沈昭却不再多言。

她之所以问及此事,实因余家子弟入朝为官,除去应先帝之诏,更有关山月游说在先。穆宗践祚,大长公主还政,国朝百废待兴,余家因此行臣民之职。

章鹤鸣与关山月来往密切,怎会不知晓此事?她的老师是心系苍生且重诺守信之人,是以数十年来,其行事不改初心。

旁人却未必如此。

比如在朝政中败落的余家便可说明,大长公主看重不止是江山,而是此乃谁家之江山。

又如眼前的章鹤鸣,权欲过重,行事亦是半遮半掩。尽管关老先生回信,直言章鹤鸣乃他之密友,遣其来此相助,大可信而用之。沈昭却总觉得对方不可尽信——

若说为民,章鹤鸣便不该入她麾下。纵使关山月有言在先,然以其才华大有可去之处。

初入京时,关山月欲借她之手,惩恶除奸,拨乱反正。是以她结交寒门学子,又助韩廷贤一臂之力,以保皇正统之名渐成党派。然正如寂本大师曾言,此事成,难以名垂千古,亦不会权柄在握。

是故,而今的她看似炙手可热,实则孑然一身。尽管她曾与韩廷贤大义相结,然人心难测,谁知结果如何?再者,朝中权势虚虚实实,实则利益相结罢了。

至于为主……章鹤鸣进言总不详尽便也罢了,沈昭自认为并无那般出众之处。不过,日久见人心,真相总有大白之时。

她将心中思绪略微收敛,继而沉声问道“窦党之事,先生可有眉目?”

章鹤鸣觉得沈昭此前并不像随意一问,候了半晌,见其并无深谈之意,便只好压下不表,沉吟了片刻,才若有所思地道“窦党之事……将军与韩阁老交好,又同福建沈家、周家来往过密,为人所忌实属正常。”

沈昭闻此却是哂笑一声。

“先生此言哄骗那无知小儿尚可,于我而言未免过于敷衍。若说要使窦党对我大动干戈,岂非韩、沈、周尽皆入为麾下?而眼下的我不过是位卑权低的孤弱女子罢了。”

章鹤鸣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意有所指地道“将军固然不可他们尽入麾下,然而周家倾向于韩党,却是借您之手,焉知窦党不会恼怒?

昔日福建通倭案一事,正因您插手,才使沈家免遭劫难,又借此与周家来往……福建局势更是因此而变。时程、窦、韩三党共分其权,若无韩党,若无将军所行之事,结果未必如此。”

沈昭不免陷入了沉思。

当时窦党将一阁臣换成三省总督,其中好坏确实难论。如今的西北总督平西侯亦与窦党来往甚密,若不细想,竟不知窦党在地方权柄甚重。

此事不可不慎重。

沈昭若有所思。

“许是我果真为其所恶。”

章鹤鸣便又叹了口气。

“朝中之事,窦党所行诡谲,老朽一时间也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