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京师之信(1 / 2)

昭平录 万山载雪 2318 字 2021-05-13

“你先退下罢。”

沈昭思索了片刻。

“李茂那边……想来他必会再使人寻上门。”

薛柏一便行礼告退。

及至他行至门口,沈昭又将他喊住,“部曲之职责乃护我周全,其余事不必过于忧心。”

薛柏一身形一顿,他方才只言及巡城琐事,而部曲议论之事并未曾涉及只言片语……沈昭许是已从中看出端倪。

他微敛心神,转过身来朝沈昭行了一礼,“是我行事僭越了。”

沈昭见他言语间颇有些谨慎,便笑了笑,“倒不必如此慎重。只是你们若心怀忧虑,便是自乱阵脚,叫旁人有机可乘。平日约束言行便可。”

薛柏一这才明白过来,他朝沈昭颔首,而后才从善如流地退下。

待其退下后,沈昭的脸色便微微沉下来。不得不说,对方的伎俩确实有些作用,连她身侧的部曲都心神不宁,遑论旁人?长此以往,恐偏关会人心不稳。

她这般思忖着,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外间便有消息送来——原是京师的信到了。

与沈昭所料无异,此信乃云礼亲笔书写。

自垂帘后,陆太后日理万机,颇费心神,以致身体疲惫不堪,这才有抱恙一说。其并无还政之意,只欲借休养之名探查朝中风向。

这些时日,她并未处理政事,全权交于内阁和司礼监,又以首辅窦敬言总领。听闻朝野诸公行事颇有分歧,欲寻主持公道之人,却是求见陆太后而不得,朝中政务甚至隐现专断独行之象。

沈昭见此,不免失笑。

陆太后欲借暂还政务一事,试探朝野动向,如今不到两旬,朝野便现争端。而端平帝年幼,尚无决断之力。长此以往,或是局势不稳,或有人把持权柄以摄众臣。

然两者皆非善事。

此事于谁而言更要紧?自是“心念民生疾苦”的朝野诸公——若天家决断,他们尚有可乘之机;若朝臣决断,其内争执便不可避免,且除依附之外别无他法。

此正乃窦党揽权之机。

既如此,陆太后又何以觉得窦党会“还政”?司礼监或为天家之爪牙,然亦可不为爪牙,毕竟权柄灼人心,谁肯轻易放弃?

她怔了一下,又见云礼提及诚意侯夫人——似乎近日频频入宫觐见,正为太后抱恙之事。

听闻陆太后是偶感风寒,又遇偏头痛,身子骨很是虚弱,太医院数次医治却总是无法根除。又闻诚意侯夫人曾得一药方,医治此病效果显著,便由陆太后招入宫中询问。

沈昭随即匆匆将剩下的内容看完,脸色却渐渐冷沉。片刻后才命人将章鹤鸣唤来。

好在沈府离衙门并不远,坐车过来并不费时。

只是章鹤鸣心中对此颇感意外。依他之见,以沈昭之性情,绝非轻易相信旁人者,哪怕他此刻已入其麾下为幕僚。而今主动唤他议事实乃难得。

“……先生来了。”

沈昭命人上了热茶。

“仓促行事,打搅了先生歇息,还望见谅。”

章鹤鸣闻言,拱手一笑。

“将军何出此言?老朽来此,原是为将军排忧解难,理应尽忠职守,不辞辛劳。”

沈昭便不再与他寒暄,直接将书递过去,“先生请看。”

章鹤鸣见她神色冷沉,便不多言,当即阅览起来。良久之后才放下信笺,脸上的笑意却已收敛起来。

沈昭见此,亦是心如明镜。“先生对此事有何见解?”

章鹤鸣并不直接回话,只沉声说道“听闻诚意侯夫人出身清苑宋氏,与朝臣宋子钦同出一族。”

宋赐,字子钦,其乃吏部右侍郎,又为窦敬言之子婿。

“先生果然从中看出端倪。”

沈昭神色微冷。

“此事正如先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