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设局(1 / 2)

春秋少年志 南雁斋 2461 字 2020-07-23

楚宫内,熊吕一早计划好后日的行程,只带寺人偷溜出皇宫,借着到纪山打猎的名堂,中途离队到赤龙潭。他算准了时间,途中至少可以有两刻的空隙,让他密会欲见之人。

纪山坐落郢都城郊,以纪山寺为中心,四周有五龙潭,皆火山喷发形成,其中赤龙潭便位于纪山寺南面十里处。

熊吕于纪山寺南面猎守,挽弓策马一直向南,好不容易逮着一头麇鹿,便准备趁机紧追不舍。难为不会策马的寺人,徒步根本无法追上熊吕,他便回头跟所有人道“本王今日非要猎下这麇鹿不可,追不上就不用跟了,原地等吧!”言毕,扬鞭而去。

马至赤龙潭,潭下已有一名男子等待着熊吕。闻见马蹄声,男子抬首,远远地行了个礼。待熊吕栓好马匹,下至潭边,他迎上前“蒍敖,见过楚君。”虽说身份有别,可蒍敖与熊吕年纪相仿,顶多就年长熊吕二三岁。

熊吕截下了蒍敖的揖礼,忙道“这里非朝堂,你又不算我的臣子,就不必行礼了。叫楚君反倒生疏了,还是唤我阿吕更亲切。”

蒍敖便知道熊吕会这么说,毕竟他早前奉命出使,遵循了一路的礼数,这几日临时倒改不过口来,不禁抿嘴一笑“习惯实在可怕,出使的这些天都习惯了谨慎依礼行事。”

熊吕陪笑,没有再啰嗦,直接切入正题“你此次出使秦、巴两国,具细如何?”

蒍敖眼神一转,回答“如你所料,庸国趁旱东进的心思不假,同时更密盟各西戎蛮族,甚至秦、巴两国,欲置楚国于死地。秦国曾借粮我国,对这次战争的意向还是明确支持的。至于巴国,利益驱之,也答应倒戈相助。”

熊吕知悉计划奏效,喜悦于色“很好。两国相交,本就以利益为先。看来,你还是肖像父亲,巧舌如簧啊!”熊吕回想当初,面对国境内忧外患的局面,若非苏从对庸国突如其来的联盟有所提点,他还不细想这会是一场螳螂捕雀的计谋。

“还是苏大人的谏言有先见之明。当初庸国东进,可直取訾、枝,粉碎我境边防,未料战事吃紧之际,竟派使臣入朝和谈,此般心思莫不让人生疑。”

蒍敖记得苏从察觉到不妥时,楚国在秦、巴两国内安插的眼线传来了庸国入使二国的消息,明显是在暗暗设套。只要庸国得秦、巴两军支持,楚国这场战就甚是危险。而且按苏氏父子的推测,庸国的目标是直取郢都。

如今楚国有所防料,算是抢占了先机,而庸国仍蒙在鼓里,反而认为楚君是因灾患而无力出兵,已在瓮中,局势目前还是楚国占优。

“不过,阿吕你让我放出迁都一事的消息,庸国可是会加速行动,这也是苏大人的提议?”

熊吕摇了摇头“潘崇有意迁都,若敖氏除了斗般意向未明,都主张出兵。这个消息除了将庸国推上钩,我还想借机看清斗般的心思。”

“你还是一样,思谋远虑。”

蒍敖本以为将敌人推入瓮中已是极有魄力,没想到熊吕早在敌人入瓮前还用力推了一把,以确保庸国确信自己奸计得逞。

其实,自蒍敖十岁认识熊吕时,便识得这少年深谋远虑,是个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如今,少年蛰伏,思虑慎远,这一计确实引诱了庸人无后顾之优对楚国发起进攻,同时还直接逼迫了朝中各臣的表态。

熊吕扬起嘴角,望向蒍敖,想起了他的父亲“你父亲早些时日也向我建议放弃迁都计划,我为保大局,瞒了他老人家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蒍敖其实也能谅解熊吕的苦心,他虽智谋千虑,可惜羽翼尚未丰满,又孤身一人深处朝堂波谲之内,何尝不需更谨慎行事。

“良君易行,昏主难佯……如今朝中的局面,若非万不得已,你又何须唱这出戏?”所谓纵情声色,不过是外人所见罢了。

熊吕忍不住笑得开朗“‘戏’倒也是很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