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身世(1 / 3)

璧合天下 兰亭玉立 3750 字 2020-07-22

一个月后。

周隐坐在院中的那棵桂花树下,对着日光看陈裕卿送来的一对金钗,这是聘礼的一部分。

那日在堂上面对着陈裕卿的求娶,她不想让唐家二老为难,也想看看陈裕卿究竟在打什么鬼主意。于是她低眉顺目,做出一副小女儿的羞涩姿态来,小声说“但凭父母做主。”

然后她毫不眷恋地回身,与陈裕卿擦肩而过,顺便给了他一记清冷的眼刀。

此时她望着金钗,细细琢磨着钗体上刻的那首五言绝句。

红旗四野合,山兀草木稀。忍擎玉龙去,旧都不复识。

这词做得十分粗糙,但别有一股战场上烽烟渺茫的烟火味。其实,周隐知道它的作者是谁。

在她面前的石桌上摊开着那本《周子六韬》,这首五言绝句赫然印在翻开的书页上,这是本书作者周晏江所作。

在这本书旁边,放着张幼珍给她的那封信,虽然纸张被雨水淋湿过,但好歹上面的字迹保存得还算完全。张幼珍为周隐列出的“正禧党员”名单之中,周晏江的名字赫然在目。

一切似乎已经理清,但是周隐还是不知一些细节,于是她在等一个人,这个人会把一切与她讲明。

到了真相大白的时候了。

“姑娘,老爷来了。”蕙香急匆匆地跑到她身边通报。

周隐只是安静地望着满桌物件,没有任何动作。唐知府走到了她身边,她也没有起身行礼。

面对她的冷漠,唐知府神色惆怅。他抬眼一望,看到一丝一缕的金黄隐藏在繁盛绿叶之中,嗅到暗香涌动。

他叹道“不知不觉,已经十一年了,这桂花树也长得如同小五一般高了。”

当年他把昏迷的周隐再次抱回来之后,亲手喂她汤药,将一位瘦得皮包骨头的小姑娘养得面庞白净、眼神灵动。他当年大抵是对她动过感情,觉得她的院子有些空旷冷寂,便去西市寻了一颗桂花树苗,亲自为周隐栽下。

那时周隐问“这桂花树苗如此羸弱,并不枝繁叶茂,开出的花也不如海棠牡丹一般娇艳绮丽,为何爹爹要栽它?”

唐知府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回答道“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啊。”

现在,周隐自然不会像从前一样软软糯糯地唤自己爹爹,最多只是叫一声不咸不淡的“父亲”。

他栽下的桂花树已经长成,他的小五,也做成了花中第一流一般的女子。

周隐听到他的喟叹,微微转身,望着面前这位苍老的男人,突然发现他和记忆中不太一样了。

身形佝偻了些,皮肤粗糙了些,皱纹堆积,身形消瘦,老态尽显。

不该是这样的,她在心里想,唐知府在她心中就是一个宽阔而伟岸的肩膀,把她从漫天的血光中抱出来,让她枕靠着得以安眠。

唐知府先开了口,直入主题“你的亲生父亲,就是周晏江。”

虽然已经猜到结果,周隐按住信封的手还是微微一颤,攥起的拳头揉皱了信纸。

“当年他任定边将军,被朝廷派去远征大夏。周将军不依附不结党,只一心守社稷平安、百姓安泰,却因一力主战而被政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在他出征之后,羌族的臣子大吉布拓以手握重兵,功高盖主游说今上。今上被他说动,下令将周将军召回,而那时战事正急,周将军决意固守,一怒之下,斩了今上派去的使臣。

“今上大怒,要将周将军治罪,再次派去军队羁押他,而他却扣下了军队长官,只给今上带去一句话待边疆安定后,任凭陛下处置。他越是坚持守边,今上越觉得他有谋反之心,在这个时候——”他顿了顿,“大吉布拓的阵营里……有一位文官搜出了周晏江年少时作的一首诗,便是这本书上的绝句。

“此诗言及旧都,令今上勃然大怒,要知道,羌族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