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王谢风流所为何(1 / 3)

东朝英雄传 澜台公子 3588 字 2020-11-18

东州,鲁国,王都汶阳。

王宫后宫之中,年迈发福的鲁王鲁嵩山,一袭金色华服,并未着冠,随意散着灰白稀疏的长发。踞坐榻上,昏昏欲睡。

乐师手中的丝竹之音渐低,似怕惊扰了鲁嵩山的睡意。殿前随音起舞的十八名舞女,仍不敢有丝毫懈怠,如彩蝶纷飞一般,不知疲累的舞动着羽裳。

宫中近侍小心的与鲁嵩山耳语。鲁嵩山睡眼惺忪,微微颔首。

乐师与舞女纷纷领命退去。

不多时,一名身着丞相官服的男子入殿。

此男子细目长眉,鼻高颧鼓。面白须重,长髯打理精细,垂于胸前。虽已年逾四十,却是一副三十上下的好相貌。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风流相’,谢石。

鲁嵩山微抬眼皮问道

“相国何事啊?”

谢石行礼,满面忧色的回道

“回大王,东燕、北燕议和已成。事有不妙啊!”

鲁嵩山眉头微蹙。

“如此说来,两路刺杀皆失手了?相国此前曾言,借北燕招安之计设伏,当能成事的?”

鲁国带甲近百万,因何不战,反去刺人?

谢石本无意行刺杀之事,只是鲁嵩山执意如此。故而借北燕招安山贼路匪之举,将计就计,刺杀燕北王。

老丈人瞒着女儿杀女婿,却要他谢石献计……

如今看来,茜熙公主献计,刺杀东方玄那路也未能得手。

谢石虽早知此事未必能成,但不知为何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茜熙公主此番回来的突兀,走的又蹊跷。鲁王言她忧心鲁国安危,特来献计刺杀东方玄。可于谢石眼中,甚为可疑。只是疏不间亲,不好与鲁王多言罢了。

你看,果不其然。他爱女献计刺杀东方玄未成便过往不提。我这被迫出谋划策的倒要被诘问了。

谢石只得行礼,叹气告罪道

“大王恕罪,是臣所虑不周,以致事败。”

鲁嵩山心中略微可惜,却也不会真的去怪罪谢石。摆了摆手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相国无罪。”

谢石行礼谢过,忙又言道

“大王,如今琅琊城、锁牢关已归东燕。疥癣之疾,或成肘腋之患。”

鲁嵩山略有不耐道

“北燕的城池关卡为东燕得了,又与我鲁国有何干系?”

谢石面露焦急道

“大王此言差矣!东燕、北燕两国接壤。背倚东海,向西而伐。进可齐攻,退可同守。

只须得年光景,便可用兵,与我鲁国,一争东州。”

鲁嵩山摇首笑道

“呵呵!相国所虑的可是东燕、北燕暗中结盟?莫非相国不知那东方玄东牢山一把大火,烧死了北燕两万人马?”

东方玄如此行事,确令谢石百思不解。用两万人马来行苦肉计么?未免也太过了一些。莫说旁人不信,谢石自己都是不信的。

但谢石仍是坚信心中所想,强自言道

“或是两国苦肉之计,也未可知。大王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鲁嵩山瞥了眼谢石,笑问道

“好!若依相国之意,该当如何应对呢?”

谢石退后三步,跪倒跽坐,行天揖跽礼。朗声言道

“臣请大王即刻下令,调西南诸郡之兵,步、骑、水军四十万,讨伐北燕!

北面渤海、河间、交河三郡待命。若东燕驰援北燕,则三郡兵马同出,夹击东燕!”

鲁嵩山微微正容,出言问道

“大将军尉迟金若去西南统军,北方兵马,何人可为统领?卫将军皇甫川么?”

谢石跽坐挺身,正色言道

“大将军尉迟金,卫将军皇甫川皆不可妄动。若东燕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