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索性狂一把(1 / 2)

大赵皇朝的陈孤云看到这一幕后,双拳攥紧,暗暗在自己心中说“苏离,好一个苏离,不过这样也好,这才是我心目中唯一可以作为对手的人,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现在,我非常期待中秋诗会的到来。”

陈孤云的老师许吴迪看到这里,忍不住想看来,大楚皇朝的这个苏离是真的才华横溢,也不知道最后一场诗会中,孤云能不能超越此人?

二皇子楚雨沫看到苏离当众写出传天下级别的诗词,差点大声叫出来。

这就是苏离吗?这就是连父皇都看重的苏离吗?果然,他的才华足够冠绝当代,也足够让父皇都对他如此看重。

远在其余四大皇朝的地方,所有读书人听到这传天下的钟响后,纷纷忍不住想难道这次的七夕诗会有人写出了传天下级别的诗作?

可是,他们只是各大皇朝中处于上等位置的才子,又不是顶尖才子,为何能写出传天下级别的诗作呢?

不过,既然已经有人写出来了,不知道此人是哪个皇朝的人?会不会是我们皇朝的呢?

大楚皇朝皇宫中,楚皇听到传天下的钟响,将手中的东西放下,皱着眉头说“老褚,难道是五大皇朝中的上等进士写出了传天下级别的诗作?”

褚公公说“回皇上话,老奴不知。”

楚皇继续说“也有可能是其他地方的才子写出来的吧!毕竟以这次诗会中才子们的水平,是不可能写出传天下来的。”

“应该如此,不过,等一会儿皇上就知道了,您就不用担心了。”

“也是。”

因为,过一会儿自然有大儒前来告诉他,是谁、是哪里的人写出的传天下。

最终,这首卜算子的浩然正气停在了两丈五的程度。

“两丈五级别的传天下……”

陈孤云看到这最后的结果,感觉自己更加有动力了。

十位大儒等到最终结果出来,这才一同来到苏离身边,然后仔细观看起这首词。

因为,传天下级别的诗作,必然有传天下的理由与韵味,所以,他们必须要仔细观看讨论才行。

罗大儒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吴江海吴大儒说“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常大儒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