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书海如烟,时节如流(1 / 2)

书院里的建筑分布看不出来什么规律,东面几片西面几廊,零散铺陈于山脚草甸之间,但却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平檐书舍掩雨廊间隐藏着无数条巷道,清幽安静四通八达,如果没有标识牌,谁都不知道前方会通向何处。

李墨一个人安静地走着,春日的阳光洒在一袭白衣身上,显得格外神圣,俊美的脸庞更是吸引一众书院里的女学生注目连连。没有理会,就这般安静走着,不知走了多久终于走出了巷道,眼前骤然一片明亮开阔,多出极新鲜的风景,看着面前这一大片湿地林泽,看着郁郁葱葱的水松青竹,眼前也不由得一亮。

沿着脚下未经琢磨的石板,抵达了山脚青林间的一幢三层旧木楼前。

这幢三层木楼外表寻常普通,没有什么华彩重妆,也没有什么飞檐勾角,只是简简单单地依山而起,但那些用了清漆的木料应该不是凡物,看着风雨经年留下的痕迹,不知在这书院深处静立多少年,却是没有任何细节透出衰败痕迹。

旧书楼,负责替书院收藏书籍,而书之一物,只是用来记载人们的思想,思想这种东西,一旦跃出脑海用文字记于纸上,便不再新鲜,只是旧物,所以任何书都是旧书。而书院没有敬惜字纸的说法,也没有什么书籍贡在案上叩首的规矩,书便是书,它只是工具,绝不神圣,只有人们的思想才是新鲜的,为了书院的学生们记住这一点,所以这楼被叫做做旧书楼。

事实上,李墨对这栋楼很熟悉,早年间,每日与三师姐抄写这楼中书籍,在这里认识神似却又比原来那方世界更为简单的文字,这里记载着李墨在昊天世界童年的回忆。

楼里的藏书很多,记得三师姐是这么和他描述的“除了传说中的天书七卷,烂柯佛经没有外,旧书楼拥有天下最丰富的藏书,也不可能再找到更多的书籍,所以当你想看某本书却发现找不到时,请先自我质疑一下,你想看的那本书究竟值不值得看!”

这里的书很多,早年间李墨修为不够,自然也就看不得什么精妙的东西,既然看不了多少,那么也就抄不了多少东西了。而如今不一样,知命上境,这旧书楼里的书也如二师兄那日所说的一般,该好好看一看了!

走进旧书楼,看向那楼畔窗边,躬身行礼“三师姐!”

“既然来了,那就像从前那般吧!”余帘抬了抬头,指着她旁边的书案开口道。

看着案上那熟悉的笔墨纸砚,李墨无言,走上了二楼。在书架前行走,目光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书籍上,抽出一本《南晋剑术流派综述》滋滋有味的看着。许久,回到一楼的书架间,抽出一本《礼记》,回到了三师姐旁边的书案坐下,提笔抄写。

如果一个人沉浸在一件事情中,那么时间就会过得很快,尤其是对于李墨或者是整个书院后山而言都是如此。

这四年来,大师兄与夫子不时驾着老黄牛北游南行,二师兄每日都在练着浩然剑,三师姐天天在旧书楼中抄着她的簪花小楷,四师兄与六师兄每日在打铁房研究兵器阵法

而李墨,除了两年前的某一天去一趟打铁房里呆了十来天外,一直都在和三师姐在旧书楼抄写书籍。这浩瀚如烟的书海也算看去了十之五六,抄写了不少典籍。

书院里风光依旧,书院外可谓波涛汹涌。

唐王李仲易在崔王后逝去后,封了一名姓夏的妃子为王后。

大唐帝国天启十年,草原初现不稳,蛮族最大的金帐部落在别国秘密挑唆支援下隐现反心时,频频袭扰北疆,比以往势头更甚,直接出兵攻打镇荒军。一时间,北境再起战火。

而已故的崔王后之女,十四岁大唐公主李渔,为避钦天监所做“夜幕遮星,国将不宁“的批示所引起的朝野舆论,不顾举国反对,远嫁草原,给金帐单于做续弦,草原上再次恢复平静。

天启十二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