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合资公司(2 / 2)

理说过,我们这个行业,只有他们这些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了他们,你让我们这些拿枪、拿锹的手去鼓捣半导体,那不就是两眼一抹黑吗?”

大家都哈哈笑,肖贵庆接着道

“王局长说的是,在那些个年头里,我们这些人都是臭老九,每天都惊慌、惶恐地活着,要不是王局长格外地照料,我们都不知道日子会变成什么样。”

孙乾也随声附和。

寒暄过后,牛涛将议题正式抛出

“我给你们引荐一下这个小那总,他是香江四海誉合集团的董事长。

其实我不说估计你们也能知道,咱们市里的那几个招商引资项目,都是这个小那总给做的贡献。

今天把你们叫过来,是想要和你们商量一下,与那总的集团一起,成立一家合资公司。”

王德福脸上的笑容更盛,他是那种老革命,毕生都在为了党和国家工作,又身居高位。

对于能够提升自己国家科技发展的事情,当然喜闻乐见,也坚决支持。

肖贵庆和孙乾自然也愿意,说实话,他们也只能愿意,因为他们两个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发言的权力,即便是不乐意也只能听从指挥。

那志明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方案给大家讲了一遍。

开发区出地皮,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晶体管厂出基层熟练的操作人员,以及中层技术支持,占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四海誉合集团公司出资两千五百万香江元,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海奥普优集团公司负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包括一条价值一千万美元的米国最新生产线占百分之三十的股权。

锦州市同盛金酒业集团出资一千五百万香江元,占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其实这个方案在那志明脑子里转了很久了,就是为了应对华夏国内外,往后十到二十年间,针对高新技术的,一些政策上的改变。

早期发展的时候,巴统没有意识到华夏国的潜力如此之大,对华夏国的限制和管控,主要是工业母机和军工方面。

而我们国内的很多人(包括一些身处高位的领导人),也都主张尽量少在这方面投入资金和人力,称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