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朝阳市的规划(2 / 2)

同时那志明还要考虑一下,自己组建成立一支雇佣军的事情。

那志明和王义元拉着章耀东和章少春去赴朱国强的宴请。

这次是正式的会晤。

作为一个地级市的行政一把手,朱国强对四海誉合集团的这个小董事长很是有些疑惑。

听这小子的口音和看他的做派,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华夏国人,可是他却实实在在地又是一个香江集团公司的董事长。

其实也正常,对于这么大一个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却是这么一大点的一个小屁孩儿,他心里要是没有疑惑那就有鬼了。

在朱国强的大办公室里,这个办公楼是新盖的,那志明进了朱国强的办公室打眼一瞧,就知道朱国强这个办公室超标了。

好在现在还没有推出后世那种管理办法,没有对办公场所的大小有严格的要求。

否则这一条就是事儿,污点。

因为在香江的时候,签署的框架协议就是农业和矿山开发,所以现在讨论的也就是这两个方面。

其实,在政府层面,朱国强目前确实没有办法推进农业发展和矿山开发的。

因为一没钱,二没人,三没技术。

朱国强并不讳言这些,他给那志明罗列了目前朝阳市的现状,并且强调了还有一些国难是事先发现不了的。

那志明很欣赏他的开诚布公,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可能他也真是想做一点儿实事。

那志明这时候了解到,因为他的年纪跟牛涛也差不多,刚好四十五岁,他能晋升这么快,完全受益于他的学历。

他是天津南开大学六五届毕业的高材生,虽然专业是学历史的,但是在现在的中层干部中,也算是少有的高学历。

那志明就笑道

“朱领导,我们四海誉合作为亚洲最大的投资集团,十分看好内地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虽然您刚才说的这些确实是朝阳市的现状,但是现实还有另一面。

农业方面,我们的调研团队已经给出了研究分析报告,我们朝阳市这边的土地情况比较好,人口也不多,做立体化新农业非常适合。

我们准备引进以色列的农业技术,投资几个中型农业项目,只要政府这边配合,预计两年就有成效。

到时候,朝阳市农业和养殖业就能供应辽省和京津地区。

矿山开发方面,我们也有完整的规划,只要是政府这边给出合资经营的手续,下一步马上可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