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忠臣报国无门将军亡阵不能(1 / 4)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4758 字 2021-06-20

种师中兵败之后,李逵需要集中兵力追亡逐北,在阳曲城外只留下了同军两个营和一千新附军。

靠这点人自然很难攻城,给阳曲城守军的压力大减。

而城中似乎也放弃了防守,原本日夜守城的军民早被王禀撤了下来,就连上次慰问朝廷大军时移走的东城门封堵物也没有再堵上。

王禀孤注一掷的出城救援行动失败,城中就剩下不到四百名士兵,靠这点人,守与不守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但城门处的警戒士兵,城中仍在执行的配给制和宵禁等措施,还在提醒城中百姓战时状态并没有解除。

此举却不是为了守城,而是守住一城人心。

战争状态能够转移和掩盖很多矛盾,但在战争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时,所有人为转移和掩盖的矛盾就会急剧反弹。

为了对抗侵略,阳曲百姓做出了极大的牺牲,也流够了血,可最终换来了什么?

什么都没换来。

比看不到希望更令人绝望的,是看到了希望却又迅速破灭。

朝廷数万大军开到阳曲城下,甚至已经进了城“解了围”,但仅仅一日时间,便败得干干净净,还搭上了城中的数百士兵。

阳曲军民打赢战争的希望,在朝廷大军溃败的那一刻就已经彻底破灭了。

失去希望后,有人会失去目标成为行尸走肉,也有人会释放深藏心底的恶念。

这种形势下,防打砸抢烧、防投毒报复、防出城投敌,维持阳曲城中即将崩坏的社会秩序就替代了守城,成为了张孝纯和王禀等人的头号任务。

围城日久,正常的生活完全被打乱。

马上就是新的一年了,官府的配给品却一日少过一日,百姓们的暴戾情绪逐渐累积,城中的氛围越来越诡异,张孝纯和王禀等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十二月二十六日,阳曲城东城门。

城门警戒士兵终于等来了半个月来第一个通过城门的人——同军使者燕青。

士兵们最初很是警惕,甚至还对燕青恶语相向。

即便他们也渴望结束这种没有希望的战争,而同军使者最有可能带来希望。

但毕竟敌我双方的仇恨不是那么容易化解,须知道,两个多月的攻与守中死了太多的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袍泽便去了大半。

燕青却镇定自若,言行如常。

其人自小混迹市井与大户之间,身上有种难言的亲和力。

只是等传令兵跑到官衙向张孝纯汇报的短短时间里,守城门的宋军士卒便与燕青熟识起来。

待到知阳曲县事唐端赶到东城门时,还听到了士卒们的叫好声。

“宣抚相公命本官带同军使者入衙,你们退下吧。”

“有劳!”

阳曲城中极度萧条,又还在战争之中,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即将过年的氛围。

但街巷中仅剩下疲惫的士兵在巡逻,几乎看不到百姓,却格外扎眼。

唐端似是猜到了燕青的心思,主动为其讲解,“无意中”透露了很多城中细节。

这是因为每日配给的口粮太少,天寒地冻,除了官府限定的发粮时间,百姓们便尽量减少活动,缩在家中苦熬。

燕青脚步不停,似乎对这些消息不感兴趣,但偶尔微不可察的点头,却没能逃过唐端敏锐的观察力,换得其人更加卖力地透露自己知道的消息。

唐知县猜想同军使者应该为招降城中军民而来,而阳曲县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城中正在酝酿动乱,其人身为一方父母,自然希望早点结束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

其实,燕青此来,就是为了解决阳曲问题的。

太原府之战即将落下帷幕,持续了两个多月的阳曲城之围也确实该撤了。

胜利者有资格享受失败者的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