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条 我先上,你们掩护(1 / 2)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819 字 2021-05-04

东京城中的君臣焦急等待了两日后,京东东路的最新消息终于传来了。

知密州事徐泽报捷

登州第二将奔袭数百里,成功收复——潍州昌邑县!

现正与贼军对峙,贼军势众,其部不敢分兵以进一步扩大战果,

请求朝廷速派大军支援,并建议朝廷从青州、沂州两面出兵,夹击贼人。

徐泽这份捷报,差点让赵佶、童贯等人喷出一口老血。

这贼子!

太他——狡猾了!

说好的知密州事,

说好的征用胶即港,

说好的以天下为己任,

到头来,怎么就变了呢?

做人,还能不能讲点诚信!

放着贼人兵力相对空虚的密州不打,偏要跑去打贼人刚刚重兵集结的潍州。

还要朝廷派军支援,潍州连个港口都没有,怎么支援?

走海路绕一大圈,由情况更复杂的登州登陆么?

现在,该怎么办?!

针对徐泽“求援”,“两府”合议半天,拿出的办法就是——没办法!

不仅是因为徐泽的应对措施太出人意表,让朝廷完全无法下手。

更关键的是潍州山高路远,情况瞬移万变,朝廷的应对严重滞后。

开战以来,朝廷每次的应对措施还没到位,京东东路的形势就已经急剧变化了。

朝廷收到的,永远是已经变化了的消息。

比如这次的信息,就是徐泽自己派船送到河北路滨州,

再由驿马加急转送东京的消息,这一趟就是整整四天。

徐泽和李子义二贼又都是以快打快的高人,

四天的时间,足够这两贼子做出好大事情来,

至少以大宋君臣的战术素养,跟不上这种急速变化的战争形势。

朝廷已经吃够了被贼军反复调动,抽冷子就挨揍的亏,不能再这么被动了。

当然,大宋人才济济,朝廷自然不缺高人。

有人便提议,既然贼军的主力在北线,其南线必然兵力空虚,

官军不如化被动为主动,调集大军进攻南线的临沂。

这个的策略听起来确实很不错,但还是一厢情愿的纸上谈兵。

朝廷至今为止,都没搞清楚贼军究竟有多少人,

贼人北线确实有重兵,南线却未必空虚。

就算南线兵力空虚,进攻乏力,但依靠坚城防守官军的进攻照样很简单。

即使官军真能成功收复临沂县,贼军一样可以从容北上。

而官军主力想追赶贼军,就只能一座座城的慢慢打,

等朝廷大军打回青州的时候,贼军也许已经在河北转了一个圈,兵力再次暴涨,正率主力南下东京了。

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由宣抚制置使童贯亲自出马,赶到徐州督战了。

但童宣抚制置使即便丢下京中的一摊事,现在就赶到徐州,也没用。

最重要的平乱力量西军没有布置到位前,前线除了固守待援,还是固守待援。

两日后,知青州事崔直躬急奏

李子义以朝廷背信弃义,借招安之机偷袭其部为由,兵围益都县。

贼人抗住徐泽攻击的同时,居然还有余力围城,其主力肯定在北线!

北海之战后,济南府和淄州、青州三地兵力大损,士气极低。

青州一旦陷落,贼人再北上河北路,开阔的河北平原将任由贼军肆掠。

河北禁军的战力一向排在京东之后,根本无法和能击穿京东东路的贼人硬拼,

就算之前的布置全部落实到位了,河北路也难当贼军奋力一击。

李子义北进,东南漕运暂时是安全了,但贼人在河北也能轻易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