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日军成了瓮中之鳖(1 / 2)

第436章日军成了瓮中之鳖

战士们很多都拔了手榴弹的导火线,但鬼子已经冲到跟前了。

一部分战士冒险将手榴弹扔到十米开外。希望手榴弹爆炸时先炸到鬼子。

“轰轰轰……”

一部分战士在拉了导火线之后,被鬼子开枪打成重伤,还没有来得及将手榴弹扔出去,就在原地爆炸了!

这样,在一营阵地前后出现了一阵阵爆炸声。

三连的战士们就这样绝大部分殉国。

这时,六连的战士冲了上来。

刘辛结在二营训练冲锋时,都是机枪手、冲锋枪手顶在最前面。

不等爆炸的硝烟散尽,一阵弹雨朝鬼子扫了过去。这样,鬼子被打了一个昏头转向。在一阵手榴弹爆炸的硝烟中,鬼子看不清冲过来的锅军,就算是看得清,单发步枪的威力也差了很多。

鬼子被打倒了一片。

紧接着,六连跟鬼子博杀在了一起。

六连是生力军,短兵相接的火力又生猛,跟鬼子拼杀占尽了上风!

一个中队的鬼子很快就被消灭。

不过,六连也损失了一半。论单兵素质,锅军还是差了一截。

“轰轰轰……轰轰轰……”

在一营阵地上的鬼子还没有死绝之际,丧心病狂的石川朋就命令炮兵开始炮击。

一营阵地上的战壕几乎全部被毁,留下的只有部分炮弹坑。战士们只好躲在炮弹坑内。在重炮的覆盖下,哪里还有什么生存的机会?

鬼子第三轮冲锋开始了。鬼子冲锋的模式千篇一律,不过,这次鬼子发起冲锋之后,炮兵开始炮击四连的阵地。防止四连的锅军从侧翼威胁冲锋的蝗军。

鬼子冲上一营阵地时,阵地上的六连只剩下十来名战士了。他们抵抗了一阵,被优势兵力的鬼子全部杀害。

九连冲上阵地时,这次效果没有六连幸运,阵地上没有手榴弹爆炸的硝烟。双方对等射击。

好在九连的火力比较猛,双方在阵地上下胶着在一起。

可是,一六九团已经没有了预备队。

谭钟树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迅速作出决定,将八连调了过来。

恰好鬼子在五十八师一七二团阵地上需要炮火支援。炮击四连的鬼子炮兵转移到白茅山阵地上。

九连在得到八连的支援下,四连也开始从侧翼发动了攻击。终于将这一批鬼子打退了下去。

石川朋看到一六九团打得太凶悍,他又将矛头对准了五十八师。

五十八师得到了五十七师两个补充营的补充,但战斗力明显还是比五十七师差一把火候。

鬼子第一次冲锋就将一七二团的预备队打光了。

第二次冲锋就占领了白茅山靠近公路这一侧。

双方开始在白茅山山脊上血拼。

好在这时,天色黑了下来。鬼子停止攻击了。让廖麒麟稍稍喘息了一口气。

当晚,第三线阵地基本构筑完成了。在炮火掩护下,五十八师、五十七师顺利地撤了下去。

一六九团、一七零团、一七一团分别据守石拱桥、下坡桥和徐楼村。

这一道防线是据河防守。这条河叫淋溪。淋溪的河水比较丰沛,这段时间正好是南方的雨季。淋溪的宽度比泗溪窄,但水深大部分达到一米五到两米,徒涉很困难。

在五十七师据守的这一段淋溪上有三座桥。分别是石拱桥、下坡桥和徐楼桥。

一六九团据守的石拱桥很窄,也很小,长度不到二十米,宽度不到四米。至今仍然保留着,作为上高县抗日爱国教育基地。当然,主要事迹就是在上高会战中一六九团在这里打击敌人的故事。

在北路,日军第三十三师团撤回去之后,第七十军、七十二军就抽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