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认了一位师傅(1 / 2)

半个小时后,童宛手上的作品终于完成了。

她织了一条白手帕。

现成的纱布材质的手帕边缘上加上蕾丝花边,并在角落绣上蕾丝花样,手帕的整体感觉焕然一新。

再加上金票蕾丝纤细的纹理,把网格状的蕾丝重叠在一起,做成流苏,用渐变色的线,使白手帕没有那么单调。

“哇,二嫂,第一次就织得这么好,你要不要这么神啊?”作品出炉后,傅诗菡就拿着手帕不停地惊叹。

心灵手巧,真的不是假的。

换在古代,如果童宛不从商,做织女应该也是很有前途的。

钟师傅惊喜地走到童宛的边上,她拿起手帕,不停地在点头,“不错不错不错。”

白手帕本来很单调,童宛在四周加了蕾丝和流苏。

当时童宛初步织完手帕的外表后,她觉得有些单调,于是问钟师傅如何才能把手帕变得有特色一点。

钟师傅提议说可以加点蕾丝,没想到童宛可以举一反三,不单只加了蕾丝,还用渐变色的线做成流苏,让手帕更夺目一点。

因为童宛在边上加的蕾丝和流苏都不多,既没有抢去手帕本身的实用性,也没有变得特别花巧。

“姑娘,你以前学过这个吗?”钟师傅问。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热衷于上网和新潮的事物,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低,更加不会去学习传统文化,更加不要说传统工艺了,这将后继无人令绝技日渐没啊。

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手艺,钟师傅作为其中之一的传承人,只能看着干着急。

童宛微微一笑,“是的,我奶奶会手工针织,不过我只是在边上看。”

钟师傅更加有兴趣了,才第一次上手,就能织得如此成功,手工也不错,针法上比较稳当,也有自己的创意。

如果面前的女子愿意学习这个,那手工针织这个传统手艺就后继有人了。

“姑娘,你愿不愿意跟我学习这个手艺啊?”钟师傅自然是看得出童宛的衣着打扮,应该是成功人士,或者是一位有钱的太太。

她心里没底,但觉得不问出来会很可惜。

看到钟师傅想亲自教导她这个手艺,童宛有点难为情,她不是桃江市的人,也没有时间学习这个啊,虽然她还是挺感兴趣的。

既然有这么多的因素存在,她只有拒绝了。

“钟师傅,谢谢您对我的厚爱,但我不是这边的人,要学习起来真的有点难。”她想钟师傅总不会那么潮流,可以线上教学吧。

钟师傅听到童宛这样说,心里是有些失落,但她从来不会为难人,再加上这姑娘不是本地人,要想学习难道每次都跑过来吗?

她听得出童宛是外地的口音,也不是他们这一带的口音,应该是江南一带的,“姑娘,你是哪里人啊?”

“我是土生土长的华城人。”童宛没有隐瞒的意思,很自豪地说出自己来自哪里。

华城距离桃江市200多公里,虽然现在交通很方便,但还是挺遥远的。

钟师傅听到是华城人,更喜上眉梢了,“那巧了,我儿子在华城立业,我儿媳妇下个月生孩子,到时我会去华城照顾儿媳妇坐月子,那就可以亲自给你授学了,你看怎么样?”

她没有坚持让童宛跟自己学习的意思,在最后一句问童宛的意见,一切都尊重她的意思。

“巧了巧了,我很愿意跟钟师傅学习,嘻嘻。”童宛兴奋地回答。

来陪个训,也能学到一门手艺,真的赚了。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htts: n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终于可以圆小时候的梦想了,她的奶奶也是一名传统的手艺人,但小时候童宛很淘气,没有想过要学习这个,等她对手工针织有兴趣了,可是奶奶的手已经没那么灵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