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术士黎明(终)大厦将倾无人可挽(1 / 3)

格罗斯收到了魔鬼(冷弈)的警告,不得再用其特殊手段刺杀敌国的政要,这让费力逊策划的偷渡格罗斯计划无果而终,不过起码在这份警告下达之前,解决了迈席卡的问题,如今只需要担心海峡对岸的波里斯了。

既然无法将格罗斯用于刺杀,那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来考虑,费力逊想出了第二个用途,那就是用于海战,即将格罗斯投入对方的船只上,以烧毁对方船只为作战目的。

库图马特认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于是力排众议,将波特卢仅存的一些舰队拿出来,带上格罗斯出海作战。

波特卢舰队出海不久,就撞上了一支波里斯的巡逻舰队,双方当即交战在一起,波特卢舰队投掷出格罗斯,格罗斯通过燃烧、爆炸,再配合波特卢舰队的打击,以非常快的速度就击毁了波里斯的船只,波里斯巡逻舰队见状,吓得立刻撤退。

这一次试水成功以后,波特卢朝野大受鼓舞,于是点起大部分舰队出海,试图与波里斯进行决战。

波里斯很快探明了波特卢舰队的异动,感觉受到了挑衅的波里斯,迅速集结了自己的舰队,来会一会波特卢,双方在北迈拉米海湾的一处无名海域中,爆发了一次大决战,由于这里有着一座被称为莫里埃的礁石,因此被称为莫里埃海战。

决战从下午进行到午夜才分出胜负,波里斯损失了一半的舰队败走,而波特卢更惨,尽管有格罗斯给波特卢开挂,波特卢仍然打到只剩下3艘船只还能勉强开回波特卢的海港,可以说海上力量几乎打没了。

如果换算成地球战役的话,可以相当于一战中的日德兰海战,虽然一方损失比另一方少,但是已经后继乏力了。

不过和日德兰海战不同的是,英国还可以继续撑下去,而波里斯却撑不下去了,或者说不想撑下去。事实上连着波特卢一起打,本来就是哈迪斯怂恿那波利卡一意孤行的政策,波里斯原本的预案只有波旁而已。

一开始战争进行顺利,还没多少人反对,但是如今波特卢明显不好打,还死死咬住波特卢,许多人就认为不恰当了,他们并没有哈迪斯那般深谋远虑,认为将波特卢视为威胁是一个极其可笑的想法。

更何况,共和国的另一项战略的下一步计划已经迫在眉睫,所以在战争爆发前,必须先解决波旁岛战争才可以。

于是,在莫里埃海战以后,波里斯就真心实意的派出使节,来和波旁商谈和平契约。费力逊心中自然是想恢复波旁战前的领土,但连费力逊也知道这不现实,更重要的是,波特卢已经不想再为波旁的利益打下去了。

如今波里斯抛出橄榄枝,波特卢立刻接下,并且和波里斯站在一起,“劝说”波旁一起和谈。波特卢的态度已然如此,费力逊也无可奈何,只能接受。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所以一个国家真正能依靠的,还只是自己啊。”——波旁独裁执政长,费力逊十六世,摘自《球通史·波旁通史》

和谈的地点在波旁旧都波里斯,费力逊十六世与格罗斯一同和使节从阿斯特登陆,前往波里斯参加议和。

“一百年前,费力逊十四世从阿斯特重返波旁,结束了波旁自二十四执政长之年以来的战乱;一百年后,我又从阿斯特重返波旁,却要签署战败者的条约。”——波旁独裁执政长,费力逊十六世,摘自《球通史·波旁通史》

和谈会议进行了3天,最终签署了《波里斯和约》。

根据这一则和约,波旁将要把有着六座主城的芬缇娜航道割让给波康,还要把同样有着六座主城的修恩多航道割让给波里斯。

除了割让领土以外,波里斯“宽宏大量”的免除了波旁的战争赔款,但是作为代价,波旁要恢复昔日给予波里斯的部分贸易特权,并且禁止在老航道内航行。

费力逊十六世含着泪签署了这份丧权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