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教育为本(2 / 2)

牟明 自身小卒 2293 字 2020-06-25

由朝廷或是当地藩卫支付薪资,执教若干年后,能获得相应功名。

这功名若不能叫秀才的话,就叫茂才好了,同样见官不拜,犯律由学官除名,免除丁役,至于免不免粮税,则由朝廷通盘考虑。

如此一来,想必不少生员是愿意到边塞走上这么一遭的。”

杭后在一旁听得直咧嘴,“周小弟,你这脑子……不读书可惜了,此策若施行,的确能解决大明读书人过剩的问题,还能将中原与边塞真正浑成一体。”

“主意不错,可除了关西不用朝廷操心外,一下子要养这么多人,户部那里怕是难以通过。”景泰帝想得更周到些。

“陛下,未必要朝廷出银子,辽东滇南那些部落酋长和土司,极度渴望中土文化,若有人去教他的子民读书,不知道有多高兴,生员们的生计,大可着落在他们身上。

即便没有银子,最少也能包一日三餐,再送些当地土产,诸如皮毛山参等物,生员们拿着这些东西回到中原,自能换取钱财。”

“说的倒也是。”景泰帝终于点了头,“不过周小弟,你这可是又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陛下,此话怎讲?”问话的不是周秦川,而是同样疑惑的杭皇后。

“此策可是空前绝后的一项新政了,不会比你开椎场设税关来的动静小,朝堂上少不得又是一番大争论,想要真正施行,恐怕有得等咯。”景泰帝感叹。

“千秋大计,教育为本。”周秦川说秃噜了嘴,又冒出一句后世的经典语录,同时还不忘小小拍了记马屁,“陛下只要有心,定能成事。”

“说的我好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似的。”景泰帝笑了,“也罢,朕找个机会安排人捅出去,也让群臣议一议,终归不是什么坏事。”

周秦川叩谢之后,暗自得意,此策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能教化异族,使其归心中土外,更能削弱中原缙绅士人的势力,防止他们抱团,以致尾大难治。

“陛下圣明,小臣还有事相求。”

“还有事?罢罢罢,左右你要走了,我就全接下来了,接着说罢。”

nts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