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难怪这么穷(2 / 2)

“你知道大唐现在有多少人口吗?”李世民皱了皱眉头,有些不爽道。

“几千万总有的吧?”这个李元景还真不知道,反正他知道大唐人口数量真的不少,瞅瞅大街上,虽然不说到处都是人,但在内地走一圈到处都是人口聚集区。

“二百八十万户,人口大约一千五百万!”李世民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大业年间有多少人?”李元景愣了下,旋即想起了这个时期的另一个特殊人群,隐户!

“大业五年,有人近五千万,户八百九十万!”房玄龄紧跟着回应道。

少的人去了哪?短短数十年的战乱,能让人口少了八成?这个换作任何人都不会相信的。

八年抗战也好,十来年抗战也好,华夏的战损虽然不少,但总人口数并没有出现类似这种情况的雪崩。

而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都没出现的现象,现在能出现吗?

当然也不能,少的这八成人口,一部分是真的死于各种天灾人祸,一部分是逃亡其他地方谋求生路,但更多的人是选择了隐姓埋名,成为隐户。

“课口人数有多少?”李元景想了想,问道。

“大概将近二百五十万人!”房玄龄紧跟着回应。

“二百五十万人养着整个朝廷,难怪朝廷会这么穷!”李元景忍不住的埋汰了句,可以想象的到,这些需要纳税的百姓日子到底有多苦。

“隐户的日子要比大唐顺民过的舒坦啊,哪怕主家收的比朝廷多一些也是值得的,至少不用服劳役,只对主家负责就可以了。”

“你不挖苦朕两句心里面就不舒服不是?”李世民没好气的看向李元景,难道自己想要这么多隐户吗?当然也不想啊,可是自己又有什么办法?

“那倒不是!”李元景笑着摇了摇头,对付隐户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前提是要找对了方向。

“整个大唐仅有二百多万户,可即便如此,每户也不能足授土地,由此可见,土地兼并的情况不容乐观,朝廷若是再不注意的话,日后课口人数怕是会继续降低。

所以,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些隐户逼出来……”

(人口户数资料参考于《通典》食货7及《隋书》卷29,根据贞观五年这个时间轴对资料人口户数相应减少了一些,以求更接近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