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我种下一颗种子(2 / 3)

对于众人的心态,他大致了解了。

“可是你们凭什么认为,外企在中国就一定能发展的起来呢?”

“刚才卢局不是说了嘛,当然是因为他们的管理理念先进,各项的制度都完善啊!”一个女学员几乎是脱口而出。

“未必!”

李宪含笑道。

看着众人不解的目光,他站起身来“我做生意也这么久了,对于外企这一块,其实也想了很多。多的我就不说了,幸存者偏差这个道理,你们听说过没有?”

见众人都点头,他呵呵一笑,道“你们都感觉目前的外企在中国混的风声水起,可是你们只看到了可口可乐,看到了皮尔卡丹,看到了肯德基看到了摩托罗拉。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在中国赚钱,靠的是他们的制度完善,靠他们的管理理念先进么?”

将众人环视一圈,李宪摇了摇头,“不见得。”

“李董,这话怎么说的?”卢晓明皱起了眉头,问到。

“卢哥,你之前是做招商工作的。地方政府为了要gd要政绩,招商引资这一块你应该清楚是个啥力度。”

卢晓明听李宪这么说,一愣。

现在的招商力度大不大?

没说的啊!

免税,地皮白菜价,有的外企甚至都能在行业政策性补贴上做文章。

政府看重的是这些企业日后给地方上创造的工作岗位和产业带动。一些规模较大的投资,甚至可以说只拿钱建个厂,除此之外的开销几乎为零就能把生意运作起来。

“外企为什么看重中国?因为咱们市场大,潜在销费者多,随着公民收入的相对提高,购买能力也逐年上涨。可是在这表象之下,则是我们科技转化生产力的能力与水平低下,国民长久以来迷信泊来品。以及,我们的劳动力低价!所以投资中国市场成本很低,收益却足够高。”

见众人不说话了,李宪一口气说到。

可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句话他没说。

资本投机的表象之下,是一场十足的经济侵略!

在此前,李宪拿这种大势丝毫没有办法。

不过现在,他觉得自己有体量也有能力,在现下里这个足以影响未来的节点上做些什么。

“我说这些,只想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外企既然能在中国赚到钱,我们自己创造的企业也可以!”

“可是李董“卢晓明苦笑着摇了摇头,“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咱们毕竟跟财大气粗的外国人不一样,咱们自己去做企业,可没有招商引资的那些政策。嗯你们新北集团当初不也是玩了一把暗度陈仓,在香江那头搞了个壳公司才拿到了黄岛和滨城嗯。对吧?”

新北的骚操作别人不知道,但是对卢晓明这种招商局工作过的人来说倒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按说,卢晓明当着李宪说这个,有点儿唐突。

但是李宪现在唱衰外企,让卢晓明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确确实实的情况是,现在中国的经济环境没的说,但是对于民营企业,特别是创业中的民营企业家来说,太不友好。

李宪也不生气。

卢晓明说的事实。

“呵呵、老卢,这你就错了。咱们有劣势,但也有优势啊!”

“什么优势?”蒋晓敏有点喝多了,不过倒没至于醉。她在一旁看着李宪半天了,越听,这眼睛是越亮。

“你说说,既然外企各项制度完善,理念先进。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开拓咱们国内市场的时候,用你们这样的本土员工?”

面对这个问题,众人有些茫然“当然是方便啊!在咱们国家建厂生产或者是开拓渠道,自然是用更加清楚国内情况的员工。这还用说?”

“对。”李宪点了点头,“我们比外企更了解中国!这就是我们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