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作为师长的责任(1 / 2)

张之洞望着太学,这个他为之付出一生的地方,这个他从老师手中接过,以性命对天起誓,给鲁国留下希望的地方。温文帝对于太学的忌惮和打压,让他在巍巍皇权下企图保住太学的心一点点被磨平,昔日的壮志早已只剩下麻木和那一丝还未曾死去的希望,为着这希望他只能不断妥协,最终的太学早已不是自己幼时的模样了,可是,他此刻望着院子外,站着的那一个个太学学子,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却又让他似乎回到了幼时。

“院长,许溪不仅仅是我太学学子,更是鲁国国民,如今竟被逼迫至此。我鲁国何至于如此屈辱,百姓何至于如此受苦。”

张之洞一眼就认出了站在房门外,在人群前面高喊出这段话的人,太学三级一班,也是今年的榜首,顾润之。顾家长子,其父就是顾承泽老将军,而将门之后的故润之,在武技上虽没有过大成就,但是却有一手的好学问。那时,整个京城都传,顾家百年将门下倒是出了个秀才。好在顾家教养上虽是严苛,但是家风却是较为自由,对于后辈的选择,并非只苛求崇武。而若非顾家如此教养,故润之恐也不会取得如此成就。拥有将门传承的坚毅,也有儒家学子的敦厚。此样的少年,在太学中也是无法遮挡的光芒,而趋光性,也让他周围聚集了一批同他一样,以他为榜样的少年。这才是鲁国的希望。

是他一直以来妥协隐忍的原因,只为了保护住他们,给他们在鲁国一片净土。而如今,随着温文帝的一系列决策,这些少年渐渐长大,他们势必要在鲁国掀起一番风雨,而此刻,他不禁有些怀疑,自己那些年的所作,究竟是否正确。可是,无论如何,走到如今,他必须站出去,站在整个太学,所有学生的前面,用血肉之躯为他们走出一条路,用鲜血告诉他们,他们没错,一切都有希望。而他们,是他最骄傲的存在,坚信自己所学,为鲁国的将来,做正确的事。

当一次次的事故发生,当一切都变得不太太平时,这天只怕就要变了。这是沈恩来知道的,太学第二次发生骚乱了。为的,则是许溪。

许溪与陈振民订下婚约之事已经传遍,而就在此刻,温文帝以陈振民犯有嫌疑说事,毁了许溪与他的婚事,更是绝了许溪的将来。伊罕骏抱着和亲的目的而来,更是死在了鲁国境内,于情于理,鲁国都要给韩国一个说法,但是这个说法应该是真实而又公正的。若是以鲁国的委曲求全甚至是随意牺牲国民为代价,则让众人无法容忍。

温文帝将许溪赐予郡主身份,依韩国的要求,以冥嫁的方式,竟是要许溪和伊罕骏举行,倒是没要求许溪活人陪葬,但是嫁到韩国,也无异于终生守寡。温文帝就此毁掉了一个女子的一生。鲁国在韩国的施压下,也如此放弃到了任何一个国民。

而让沈恩来没想到的是,张之洞在此刻所扮演的角色。

在许溪心中,张之洞是一名优秀的学者,但是仅此而已,他在皇权的施压之下,一次次妥协,顾楚生一案再到赵飞燕之死,沈恩来对他的敬重所剩无几。

让她没想到的是,张之洞在此刻,站在了所有的学子面前。

太学门前再次聚集起了一阵列的官兵,他们的目的除了镇压太学,还为了带回许溪。沈恩来和六班剩下众人挤在人群中,望着被护在最后的许溪。

烈马上的将领拔出刀,底下所有的士兵随之拔刀,刀之所向,是鲁国子民,是一群手无寸铁的少年少女。

“张院长,你这是做甚?我们奉皇命带回郡主,准备和亲大事,尔等如此行事,可是要欺君犯上?”将领怒目自威。倒是使得围观的人群退了少许,然而张之洞和他身后的太学学子一步未离。

张之洞看着抵在面前的长刀,俯身上前,将胸膛迎上刀锋,脸上毫无惧色,整个身型更是没有抖动。他覆手而立,穿着浅灰色长衫,头戴着一品乌纱帽,华丽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