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一回、女娲庙宇(1 / 2)

独臂游侠传 微子木笔 328 字 2019-11-04

这石楼与其说是石楼,不如说是一根顶立参天的石柱,只是建在地下而已,然而这么高的石柱古人是如何建的,怎样建的却也无从知晓,只是看着此地不时有骷髅硕鼠,一时百感诡异。

三人沿着石楼向上走着,每一层有加以算计,直到走到顶部虽然一路安然却也颇为赞叹古人巧夺天工之技,这石楼共六十四层,每一层都有六米高,细细选来正对应了八八六十四卦,和周易卦象中的三百八十四爻,同时此处有蛟龙驻守,想必这个部族的图腾应该和这个顶天立地的石楼差不多,就是上古烛龙。

三人来到这石柱顶端,登见一座大门,大门由石头砌成高约数丈,两侧立有两尊石人勇士,对比之前进来时的两个青铜武士,风格古朴,对比起来显然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越往上走这柱子里的一些古物就越多,然而多是玉石陶器,小凉口中的夏商青铜器却再也不见。这些玉石陶器历经千年整洁如新,只是上面的尘埃颇多了。

小凉看着这些东西,凭借自己在博物馆的一些经历,一一辨认,发现当中不单有平日里生活所用的,盆,鼎,壶,鬲,,豆等生活陶器,还有祭天祭祀所用的玉圭,玉璋,玉壁,玉琮等物,尤其是当中团龙的玉琮形状竟然和这偌大的石楼类似。想来这石楼当年也是居住着不少百姓的。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什么人会住在墓里,什么人要居住于底下呢?

据胡三太爷所言,这墓穴当中设有极强的五雷法阵,生灵精怪很难进入,而胡三太爷如果不是附在庞铁匠身上,也是要被这结节锁困在外的。

三人张开烛火,却向这石门背后竟然是一座更大的宫殿,规模之宏伟丝毫不逊色于蒙古人在大都的皇宫,就连见惯天地风霜的胡三太爷也不由得开始对这个上古遗迹震惊起来连连夸赞。

小凉登时一惊:“看!是玉龙!红山玉龙!这的遗迹是红山文化的遗迹!”

只见那石门之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玉雕,这个玉雕

在火光之下,忽然荧光大作,赫然生光,紧接着淡淡的金光四下里都亮了起来,无数玉石交相辉映,底下的光景竟然远胜白昼光明。且看那玉龙,成一个环状,玉龙线条流美,用小凉的话说就是成一个c字型,但是这个c字,辜云却是认得便道:“这个东西叫做,玉龙,是一块玉磨制成环状,”

辜云问道:“只不过那红山文化又是什么?”

小凉道:“就是很久以前的文明部落,他们的文物就是这样的,我在博物馆当志愿者的时候还给这红山文化当过两天导游叻!大约就是在五六千年之前辽西到大漠一代的区域,有一批上古先民在此繁衍活动,而当时他们的图腾信仰就是这玉龙!”

胡三太爷道:“呵呵呵,不错小娃娃有些见识,我也听老辈的仙家说过,当时这些地方就是咱们的伏羲女娲老祖宗住的地方,昆仑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而那壁画上我们也看到了,这烛龙大神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地的大神,他就在这昆仑山作为天柱,并且吹为风,嘘为雨,瞑为夜,开为昼。他的眼睛能招摇西北大荒,故而还有一个名字叫烛九阴。”

辜云道:“伏羲女娲,居于昆仑山上自然以烛龙为图腾,故而下昆仑至陕西,大漠,辽东之处便正如小凉所说,先民的图腾便都是龙。”辜云看着这个玉龙的图腾,点了点头道:“能把这九鼎藏在这里,想必古人也是穷尽心血。”

忽然胡三太爷身体一颤,跌了出去急忙道:“好家伙,这上神遗迹果然厉害!”胡三太爷道:“两个小娃娃陪我过来,一并跪着!我需要和上方问些事情,你们与我同行不可不敬!”

辜云小凉各自点了点头,一并跪下。只听胡三太爷面向南斗而拜,口中说着一些听不懂的话语,说着拜着,说着叩着过了半个时辰,方才叫上辜云小凉一并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