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空战(1 / 2)

挨了打不还手,不是流云的作风流云放弃了“零战”,换成了性能跟野马差不多的“毛熊利器”——拉9。

于是一边倒的屠杀又开始了……

之后,流云又陆续换上了汉斯的bf109和约翰牛的“喷火”,让菜鸟们感受了一把“天空的辽阔”……

随着模拟空战的不断进行,准飞行员们的飞行技术不断进步……

而此同时,酒泉飞机制造厂里的几架试作版的野马飞机,渐渐地成型了……

看着再次出现在眼前的野马,感慨良深的流云,上前几步,拍了拍飞机那银白色的机身。

因为用的是成熟的技术,试飞格外顺利,飞行包线的测试也很快就完成了。

因为缺少飞行员,几架样机都是双座的教练机,定型之后,飞机便进入了低速量产阶段……

在飞机定型生产的同时,流云利用教练机进行一对一教学,小批量“量产”飞行员。

因为前期在飞行模拟器上已经接触过飞机,很多飞行员对于仪表的判断,已是轻车熟路,实极训练,主要针对飞行员对操纵杆的手感以及格斗时的空间感。

因为钢铁的“刚需”已经过去了,酒泉附近的大量剩余电源,被转移到了金属铝的生产上。而飞机的研发,又因为“山寨”没花费多少资金,这就导致酒泉“野马”战斗机的成本要比鹰酱大规模量产的成本还低。

而本着“我不差钱,以人为本”原则的流云,在带学员飞过几次之后,就将控制权交给了学员,任由学员折腾,还美其名曰“雏鹰需要摔打才能飞上天”。

出乎流云的意料,刚飞过几次的学员们的心态都比较稳,按部就班的照着流云教过的战术动作练习……

于是,觉得无聊的流云老先生,自己回到了指挥塔台上。而流云的小跟班,“天山童姥”刘玄笑同学,在流云的屁股后边当了几天cic之后,发现飞行员要比cic有意思得多,于是就利用“大小姐”的特权转职了。

在流云的指导下,迅速地学会了各种战术动作的刘玄笑,将邪恶的目光转向了跟她一样的新手……

于是,酒泉诞生了西北空军的第一支蓝军刘家父女中队。

专业的蓝军需要有强悍的战斗机,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流云以强化过的v12发动机为动力,利用闲暇时间,自己diy了两架约翰牛喷火战斗机的后期型号——喷火arkxii。

于是,刚成立的飞行团的小伙子们,又尝到了被恐惧支配的味道一大一小两个顽童组成的双机编队,将一群刚接到新型单座飞机的飞行员,虐得找不着北……

虽然训练时候的电台里的通话气氛很轻松,可很多机灵的飞行员还是感受到了训练基地的气氛异常在所有的学员都完成预定的考核之后,基地的地勤开始往飞机的机翼上装代号为“gsh23l”的双联装23口径机炮;飞行团组建之后,基地周边的高山上,开始建大型的雷达站……

当的飞行中队的队员,在飞行模拟器上,见到日本三菱ki21重轰炸机的时候,才真正地体会到,战争真的来临了……

1939年4月,飞行团秘密转场,进驻刚刚修建完毕的陇南机场,有细心的队员发现地勤装填的子弹,全部都是红色标识的高爆燃烧弹;而且,机场内有北苏方面的人……

四月底,所有战斗机的涂装都换成了跟北苏拉3一样的灰色迷彩。机场随即进去二级戒备。

5月1日,机场进入一级戒备,所有飞行员都开始穿着飞行服睡觉。

5月2日,所有飞行员被要求提前睡觉。

5月3日,上午八点,陇南机场铃声大作。

听见铃声,所有的飞行员迅速地起床,带上飞行头盔,提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