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查案(1 / 2)

牵扯到通敌叛国,消息就再也瞒不住,很快传到宫里,夏侯珏也就知道了。

他十分震惊,没想到已经登基满满五年了还会遇到这样的事。

这五年里,他历经多少坎坷,多少磨难,才把当初满目疮痍的大夏朝治理成现在国富民强的模样。

国富民强,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这样的情况居然还有人去通敌叛国,还出自西北这个咽喉要塞之地。

夏侯珏拿着那封折子翻来覆去想不通,只能暂且留中不发,暗中派人去调查。

折子批完闲下来时,他即刻传召唐家二子唐秉煦进宫。

御书房没有别人,也就不需要那么些礼数,唐秉煦见礼后就在御案对面的椅子上落座。

“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大哥怎么突然得了这种怪病,他手下还被人搜出来和吐蕃部勾结,意图谋反。”

夏侯珏的语气十分轻松,一边说话一边倒茶,悠闲地像喝茶聊天。

然而,唐秉煦却面目冷硬,有些僵硬地坐在那,认真而刻板严肃。

“启禀皇上,我大哥曾说那个魏升在事发前一段时间性情大变,还经常找不到人,因为信任,我大哥并未留意,现在看来他大有嫌疑,只可惜他已经死了。”

死无对证,这就是这件案子最困难的地方。

魏升已经死了,吐蕃部那边也不好轻举妄动,他们大夏朝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办法。

夏侯珏提着笔想了想,突然从身后抽出一张请帖。

“皇上,您这是?”唐秉煦不解。

“既然没办法轻举妄动,那咱们就把吐蕃部的人请过来看看,信里那个奇烈将军那么受重视那么野心勃勃,咱们总得会一会啊?”夏侯珏忽然勾起唇角。

当初为了和吐蕃部交好,他是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为了帮安塞雅平定叛乱,他无偿派了多少人过去?

现在吐蕃部在安塞雅的治理下,也逐渐走上正轨,他们的百姓在有土地的地方种起了粮食,在有草原的地方放起了牧。

在有光照和水源的地方开始种植各式各样的果子,不管是鲜着吃还是晒干,不管是吃还是卖,都能为老百姓果腹、添财。

小小的吐蕃部一旦物尽其用起来,物产也是十分丰厚的,虽比不上大夏朝那样富裕无忧无虑,但总归老百姓有奔头了,且日子越过越好。

这样大的改变,大夏朝就是再不济也能占个三分之一的功劳吧?

夏侯珏没想着要什么回报,他只希望吐蕃部能好好发展通商贸易,把大夏朝边境的商贸也发展起来,让边境的百姓日子也好过。

实际上,过去的几年大家也确实这么过的。

可若是吐蕃部突然有了什么想法……那可就……夏侯珏轻轻抿了一口茶,目光骤然犀利起来。

“朕已经派人过去查,并且……往前也正好到了年关,朕准备趁着过年给大夏朝立下皇太子,也顺便请吐蕃部的女汗过来沾沾喜气。”

唐秉煦认真想了想这方案的可行度,最后起身抱拳。

“皇上英明。”

“只是这皇太子一事未免太过仓促……”

夏侯珏也不与他计较,只笑着让他坐下:“朕和宛宛情投意合,皇长子乃嫡出,身份尊贵,刚刚出生几个月便聪明伶俐,很得朕心,这件事没什么异议,就这么定了。”

唐秉煦还想再劝一句,可他将脑海里所有的词都搜刮完也找不出该说什么,也就不说话了。

又说了几句关于唐宛凝的事,一君一臣这才离开。

……

一转眼进了腊月,金华殿里唐宛凝正抱着孩子在窗边透气,因为冬天烧地龙点火盆的缘故,她从来不敢让孩子一直在屋里带着。

所以但凡孩子吃过奶,她便把孩子裹得厚厚的抱在窗根地下,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