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夺嫡(4)赵山(1 / 3)

演义级猛将 酥肉丸子 398 字 2020-03-25

刘弄没有看错端王,在他诬告景王的同时,端王也在进行自己的行动。

…………

鸿胪寺卿赵本,本是幽州人氏,少年时因家族得罪权贵,随父辈逃至北晋,安居于京畿附近的一个县城。

后赵本靠科举入仕,因为人清正,做人干练,颇有贤名,后来一路青云直上,在五十多岁的年龄当了正三品的鸿胪寺卿。

鸿胪寺,为朝廷五寺之一,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

凡是国家的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外吏朝觐,也归鸿胪寺管理。

如此,鸿胪寺虽不如六部御史台等实权贵重部门,但也非寻常小衙门,赵本为鸿胪寺主官,算是能称一句小九卿,在文官中,也属于比较有份量的一位。

可惜如今勾结海盗事发,以往清贵文雅的赵寺卿锒铛入狱,日后人们提起他,恐怕也多为唾弃。

从天堂跌落泥尘,赵本自己如何伤心难过不说,最委屈的其实是他的弟弟赵山。

赵本、赵山的父亲赵老爷子,子嗣不丰,一生只有两个儿子,长子赵本为嫡子,次子赵山为庶子。

赵家虽是逃亡到北晋,但在幽州时还算是大户人家,对嫡庶之分比较看重,是以两兄弟从小的待遇就天差地别。

赵老爷在时还好,到底是亲儿子,赵山虽不如赵本受看重,但起码衣食住行还算妥贴。

但等赵老爷子去了后,赵家后来就归了赵本母亲赵老夫人掌管,赵山日子就惨了。

想想也清楚,正房嫡母,少有能对庶子好的,处事公正,不刻意苛刻已是极为难得,但可惜赵老夫人并没有这个心胸。

她对赵山,几乎连个面子情都没有,少年时,经常找茬刁难责备赵山,等赵山一成年,就被她撵了出去,家产银两,一文都没分给这个庶子。

幸亏有当年和赵老爷子一起逃亡过来的族人,看不下去赵山被嫡母饿死,出手帮了一把,逼着赵老夫人给赵本、赵山兄弟分家,好歹给赵山弄了些活命钱。

再之后,赵山靠着这些本钱,置办了些田产铺子,用作收益,自己用功读书,竟也考了个举人功名。

后来赵山运气好,以举人补了官缺,当了个八品小官,因为办公麻利,入了上官的眼,加以提拔,时至如今,已然是京兆府正六品功曹,勉勉强强也算混出人样来。

因为当年赵老夫人的苛刻虐待,赵山对赵家可谓是深痛恶绝,虽然同在京畿为官,却几乎不来往,直至赵老夫人去世,赵本青云直上,赵山才在妻子的劝说下,重新和赵本这个嫡兄有了联络。

不过虽然如此,但赵山心结未消,与赵本关系平平,日常除了逢年过节送些节礼,很少登赵本的门。

按照赵山自己的意思,赵本虽是他亲哥哥,但在他心中,也就是个普通亲戚,甚至连普通亲戚都算不上。

而如今却没想到,赵本犯罪,朝廷问责,竟连自己家也牵扯进来。

天可怜见,自从当年被赵老夫人撵出家门,他几时把赵本当成兄弟过,但朝廷

不管,赵本、赵山两兄弟虽然早就分家,但血缘关系仍在。

寻常小罪也就罢了,确实扯不到赵山这个分家的兄弟身上,但现而今皇帝御批赵本通敌卖国,罪责牵连九族,那赵山这个亲弟弟是绝逃不脱。

历阳帝下旨收押那日,赵山听罢来捉拿他的官差解释后,心里那个恨啊,破口大骂赵本害人,牵连无辜亲族。

官差们拿人前,也曾简单了解过这位赵功曹,对他和嫡兄赵本的恩怨情仇大致有数,故而对其很是同情,愣是等赵山骂痛快了,才给他带上了锁链镣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