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叫不醒装睡的人(2 / 3)

扶桑镜梦 MerlinCahrin 86 字 2020-12-02

席间却不缺捧靴子的,看直秀不接话,土佐的武市半平太出言转圜:

“右近卫中将大人,是下面的人说了什么混账话吗?”

听到这句话,直秀笑看了武市一眼。

按理说,武市当年入过直秀在高知町开办的私塾,又是龙马的远房亲属,应该算自己人。

可如今土佐内斗的厉害,老藩主山内丰信和执政家老吉田元吉,两人有撕破脸的趋势,而武市不顾与吉田的师生之谊,出任了老藩主的侧近人。

吉田元吉和直秀、小栗相交甚密,武市如此做,直秀如今也不敢相信他是自己人了。

这时,终于找着梯子的西园寺,他开始滔滔不绝……

直秀仔细分辨,他说的其实还是老三套,“大义不可敬乎?人言不可畏乎?仁者之勇可敌乎?”

所谓的大义,其实就是指白主“桀骜不驯”,对朝廷和公卿不够尊重。

而人言么,是指白主兵在京都特立独行,尤其是洋服短发,不符合此时的传统——至于啥叫传统,自然是从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公卿们说的算。

至于仁者之勇,则是西园寺心虚了:

自两次大胜鲁西亚后,北地兵就跻身于强兵之列。而去年警卫横滨后,白主兵更是被洋人称之为远东强兵。

西园寺提仁者之勇,意思就是“只要心怀仁义那北地兵也没啥可怕的”。

啥叫对鱼掸琴,什么是给猫小判,现在西园寺说的这些,对直秀就是这样——根本没有。

他说的大义、人言和仁者之勇,其实根子是大义,其它不过是缠绕而来。而大义的根子,又在于“尊王”。

其实西园寺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啥要尊王呢?依据何在?这些他根本说不清。

按直秀所想,这尊王无非是由三方面而来,那就是神道、儒学和扶桑国学:

从神道来讲,皇室是神裔,扶桑都是由人家祖上创造的。如果不尊王的话,那不是数典忘祖嘛。

儒学呢,则是最重“礼”、“义”。皇室无大错,那上下尊卑总是要讲的吧,因此要尊王。

至于扶桑国学呢,那就更进一步了:

国学本来是从扶桑自身出发的学说,难免自抬身价。

而这自抬也要有噱头才好,因此除了推崇和歌等古学、神道等本土传统,延绵不断、千年在上的扶桑皇室,也自然成了扶桑特殊性的标志。

尤其是其中水户学中的华夷论、王霸论和攘夷说,为了抬高自身,甚至不惜伪造、杜撰加扑风捉影。

比如在其根本著作《大扶桑史》中,为了营造扶桑的特殊性,证明扶桑就是好,水户学者编造出了皇室万古一系的证据——这和《古事记》、《扶桑书纪》等古典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正神话、传说、

个人笔记啥的,不管证据真假,只要有利就都往里面塞。

而如今呢,恰好是西洋人凌迫扶桑的时候,扶桑人从自高自大变成了自卑敏感,那水户学说还不大兴于世啊——当然,对外开埠以来造成的经济动荡,是水户攘夷学说广泛流传的温床。

可拔出萝卜带出泥,攘夷说风行的同时,水户尊王之说也不免大兴于世。

于是,因德川幕府锁国二百多年发展起来的国学,加上如今这个西洋凌迫扶桑的年代,这才造成了“尊王”这种复古的扭曲认知兴起。

对西园寺来说,他是公卿,“尊王”推崇皇室之余,那朝廷公卿也跟着鸡犬升天,因此对此非常热衷。

可对此时主厅中其它十位人来说,尊王的内里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尊王呢,有几个个好处,一个是可以统合人心,一个是可以借名位压制幕府,另外一个最大的好处呢,则是容易造成敬鬼神而远之。

说白了,扶桑皇室传承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