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响亮的马屁(1 / 2)

“回陛下,隋炀帝之败,一在好大喜功,二在骄纵轻敌,三在……”纪凌刚想说“三在宠信小人”,可此时王振就在旁边,要是让他听见了,再怀疑自己意有所指,那自己不是死翘翘了?

于是纪凌赶忙改口,引用《尚书》中的一段话说道,“三在隋炀帝没有做到……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朱祁镇听到纪凌的回答,不由得皱皱眉头陷入了沉思,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不过是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罢了,但朱祁镇甫从军阵,对于这种既能当做治国名言、又能当做治军名言的句子实在是敏感。

说起来“好大喜功”、“骄傲轻敌”都是值得注意的点,虽然朱祁镇现在已经犯了这两个错误,但他自己是不承认的,反而觉得纪凌的话给了自己一个警醒,让自己能够避免犯这两个错误。

再加上朱祁镇以史考校,纪凌却以经作答,而且答得极准、极妙,这就不得不令人鼓掌赞叹了。

于是朱祁镇不由得抚掌大声赞道,“好!好!真乃大明将才也!若是再有十个纪凌,何愁瓦剌不平?”

这就算是一种非常高的评价了,于是王振赶忙在一旁添油加醋道,“陛下慧眼识英雄,只可惜兵部这次只授了纪凌一个把总的职位。”

“把总?”朱祁镇有些疑惑地看了看王振,显然不太明白这个职位代表着什么,“那就往上再提两级。”

“陛下,纪把总尚未立功,贸然升迁恐会惹人闲话,不如就先提上一级,去当坐营官吧!”王振在一旁笑着建议道。

“好,那就按先生的意思,先提纪凌当坐营官!”朱祁镇说着,便用手敲了敲车框示意旁边的侍卫道,“传朕命给成国公,告诉他现提任纪凌为三千营坐营官。”

自己这就升官啦?纪凌不禁感觉有点晕乎乎的,其实坐营官的职位已经很高了,能够独领一营,再往上就是掌号头官、提督内臣什么的,纪凌可是不敢想,而且如果一下子就升上去,很可能就会有一种被放在火上烤的感觉。

不过在兴奋的同时,纪凌也隐隐感觉有些担忧大军刚刚出征,自己就被升任为了一营总管,可底下的兵还都不认识自己呢!这要是打起仗来……唉,真是不敢往下想……

但皇上的命令下了,你就得干!而且还得满怀感激地去干,所以纪凌也只得大声地谢了恩,同时对王振那个死太监更加忌惮了。

其实就这一会儿的工夫,纪凌已经能够看出王振在朱祁镇心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刚才只提了那么一句,朱祁镇立马就升了自己的官,接着再那么一句,朱祁镇就又把自己降了一级,你说可怕不可怕?

纪凌心中明白,王振这种举动,既含着一种施恩,即是我把你提上去的,你得心里头感激着,同时也相当于一种警示,即我能把你拉上来,也能把你踩下去!好吧,惹不起惹不起……

“纪凌,你刚才说自己也读诗,朕问你,你最喜欢什么诗啊?”朱祁镇倒是挺爱跟纪凌说话,转眼间又跟纪凌聊起了诗词歌赋,“是田园诗?还是边塞诗?或者是……是柳三变那种市井诗?”

呵呵……你都说他是市井诗了,我还敢喜欢吗?而且……我也不怎么喜欢诗啊!真说起来,我只能回答喜欢后世语文课本里面的诗……

其实纪凌刚才就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人家别的穿越者一穿越,就用自己的后世知识大杀四方,使得众人望风拜伏,自己可倒好,啥都不会,只能吃纪凌的老底儿……

纪凌,你就不要怪我啦!谁让我给予了你二次生命呢?再说像你这样的文武全才如果不好好利用的话,简直是一大损失啊!

于是纪凌便清清嗓子答道,“回陛下,臣喜欢的,自然是杜甫那样忧国忧民的诗,当然,苏轼和辛弃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