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涪陵公庙(2 / 3)

法家高徒 竖子不可教 7383 字 2020-07-10

街头,感受着越来越炽烈的龙气。

春闱将近,龙气复苏,百神瞩目,不论是妖神,还是被朝廷册封的正神,都不敢放肆,小心翼翼的,生恐出现一点纰漏,从而被人王下旨申饬。

“先生,前面是涪陵公庙,因为涪陵公生前曾经中过状元,生前位列中枢,披红挂紫,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公,地位尊贵,故而香火很是旺盛!”

鲍牙看着前面朱红色的庙墙,以及络绎不绝的香客,笑着说道。

“涪陵公,是前朝的敕封吧?”

司徒刑眼神幽幽,笑着问道。

“先生博学。这位涪陵公的确是前朝的敕封。按照道理说新朝鼎立,这些前朝敕封的神灵,都不会得到国家公祭,慢慢的就会湮灭,但是这位涪陵公则不然,他生前公正廉明,在北郡素有清名。故而百姓自发祭祀,而且太祖开国平定天下时。这位也曾主动勤王,并且立下过大功,故而太祖亲封他为公爵,享受新朝龙气庇护。”

鲍牙眼睛一滞,有些佩服的说道。

“这些人中多儒生,难道这位涪陵公还掌管北郡文运?”

司徒刑看祭拜的香客中不乏身穿青衣,头戴文巾的儒生,不由好奇的问道。

“这位涪陵公不掌管文运,但是礼多人不怪!”

鲍牙谄笑一笑,有些神秘的说道。

“也许这位和文昌帝君有交情也说不定。”

司徒刑诧异的看了一眼鲍牙,没有吱声,随着人群慢慢的进入神庙。

涪陵公的庙宇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故而显得比较沧桑,几棵高大超过两人合抱粗细的大树好似伞盖一般遮住天空,阳光射下,留下斑驳的阴影。

司徒刑随着人群进入涪陵公的大殿。

大殿非常开阔,烟火缭绕之中端坐着一尊身穿红色官袍,手里抱着玉笏,面色威严的中年大神。

涪陵公!

几个面色稚嫩,身穿青袍的儒生正手捧高香祭拜。

一个年老的庙祝站在高台之上,轻轻的哼唱着祭文。司徒刑侧耳倾听,无非是祈祷高中,文运昌隆之类。

还有几个儒生竟然从怀里掏出自己的诗作,在大殿之中朗诵起来。站在高台之上的庙祝听到妙处,竟然时不时的点头。好似附和。

其他的人对这种情况竟然好似司空见惯,竟然没有任何惊讶之色。

“这是做什么?”

司徒刑转头,有些诧异的小声问道。

“这位涪陵公生前做过状元,更位极人臣,极好诗词。所以,很多儒生都喜欢在他面前读诵,传说诗词做的极好的,会被邀请到福地做客。”

“据说,能去福地做客的,定然都是榜上有名,故而没当春闱将近,很多儒生都会在大殿之中朗诵自己的诗作。”

“庙祝也是会择优将这些诗词抄录,悬挂在大殿之后来人品鉴。”

鲍牙竟然对这里的一切颇为熟悉,笑着为司徒刑介绍道,并且将他引到悬挂诗词的墙壁前面。

司徒刑仔细打量,的确发现了不少诗词,其中不乏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

但是观其文气多是两寸,三寸,只有一两首超过四寸。被庙祝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好诗!”

“好诗!”

司徒刑看着挂在最显眼位置的诗词,不由暗暗的点头。这个叫做程林的书生诗词之道已经颇见功夫。

只要气运不是太弱,今次科举必定榜上有名。也怪不得被庙祝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就在司徒刑打算转身离去之时。

站在高台上的庙祝也发现了司徒刑。

见司徒刑穿体面,气度更是异于常人,身后更有小厮侍奉,定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