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滕县的宗族(1 / 3)

大宋混世魔王 凭鱼跃 5600 字 2020-07-02

钢铁可不那么容易玩,这东西沾着血呢!

钢铁不同于石油。大宋的人根本不知道石油的价值,却很清楚钢铁的好处。生活必需品啊,不但种地耕田需要,砍柴切菜也用。谁家不需要一把菜刀呢?更不用说其他更高层次的用途了。

这是利之所在,人人眼热。炼钢炼铁都需要用到石炭——也就是煤,石炭比钢铁更属于生活必需品,因为过冬要取暖,没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行的 。

大宋的经济发达,除去边疆地区,内部非常平稳——当然土匪免不了,但是对全局来说,没有致命影响。这就导致了大宋的人口极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取暖做饭的燃料就是个大问题。

白居易《卖炭翁》里面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大唐时候百姓还是烧柴禾做的木炭。但是大宋人口激增,如果靠木头做饭取暖根本不可能——砍遍周围的树也不够。

大宋是烧煤的,也就是石炭。

滕县有一个非常大的煤矿,就是后世的枣庄煤矿,围绕这个煤矿每年都死不少人,不过这都是日常,谁也不管。只是近日闹的势头太大,一下子死伤几百个,这下滕县知县不得不出面了。

他治下死了这么多人,如果再不出面,死更多怎么办?现在能瞒着上面就瞒着上面,先带着衙役下乡去看看。

到了煤矿,远远的就见前面乌压压一片,全是人。

知县顿时心里一颤,怕什么来什么。这怕是得有上千人吧?怎么他们打了这么久,还有力气呢?都不想活了?

知县家学渊源,他姓房,是大唐房玄龄的远支,也算是遗传了点祖先的胆气,这时候他没有停留,反倒加快脚步,命衙役拼命的敲着铜锣,冲到了对阵的两方人马之间。

“王安之,段祺贵,你们两个给我出来。”房知县高声大叫。

看到知县出面,两面人马多少都有点收敛,没有马上动手。这时候,一边各自走出一人,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俩老寿星互相致敬,谁知道竟然是见面就打的死仇。

房知县看着俩老头也非常难受。这事不好办。

大宋的矿山基本都在朝廷手里,像这样的好煤矿,更是逃不过宋徽宗的手心。这是他的钱袋子。只是他不可能亲自去下煤窑,必须要承包出去。这一片有很多矿脉,五年为一期,期限一到,从新开始竞价争夺采矿权。

这时候又不是后世,哪有那么多讲究和规矩,拳头大的说话。眼看着竞价日期越来越近,各路有心人就开始活动了。

本地最大的势力有两家,基本就是两个宗族。一边姓“王”,王羲之一族的后人;一边姓“段”,段志玄一族的后人。

两家为了采矿权打了几十年,是死仇,平日里面就争斗不断,如今面临从新竞价,更是压抑不住仇恨,先打起来再说。

王安之和段祺贵,就是两家各自的族长。

在他们的率领下,两家的青壮年不知道死了多少。不过为了家族利益,谁都不皱一下眉头。死了就死了,不是还能生吗?拿下采矿权,就有钱了,有钱才能让宗族发展壮大。

他们最近已经打过大小不下十场,死伤几百人,也没打出一个结果。今天总算把房知县给招来了。

房知县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俩满脸褶子的老头,一个个鼻孔朝天,根本不鸟自己。在他们看来,两边暂时不动手就算是给知县最大的面子了。你还想调停我们?做梦呢吧。

大宋的民间宗族势力非常强大,远不是后世可以比的。

农业时代的历史,从某一方面看,其实可以看成宗族史。尤其在宋以前,几乎所有名人都出在世家。这也非常好理解,那时候生产力不够发达,而学习是需要大量投资的。一般人家哪有资本可以投?只有世家才有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