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大宋的科普(1 / 4)

大宋混世魔王 凭鱼跃 5889 字 2020-07-02

完颜宗弼也在打量着秦牧。

眼前这一群人,无疑秦牧是首领。别看那个折娘子咋咋呼呼,可是眼角眉梢一个劲的向秦牧身上瞟,不用问,这个男人是她的依靠。

这个宋人,和金国四太子接触过的宋人全不一样。

如今宋金两国的关系非常古怪。说实话,有点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别看金国早就造了辽国的反,从一个被契丹人奴役的部落,独立建成了国家,甚至最近连辽国的上京也打下来了,但是他们有点怕大宋。

因为大宋的确是太富了,科技水平——当然金国人不知道这个词,也太高了。那一件件一个个的商品,全是金国土包子仰望的存在。

精美的玉器瓷器,高大上的书画艺术,甚至衣服鞋帽,车子马鞍,就是马桶都比金国的好。

金国人用什么马桶,刨个坑就行了。

大宋这么富,水平这么高,金国人但凡有点脑袋,都会考虑考虑,是不是自己打不过人家呀。

别看自己能打的过大辽——辽国也比土包子强不到哪里去,可未必打的过大宋。虽然看起来很奇怪,但是实际上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而大宋这边呢,也非常二百五。

辽国的边军,靠近辽金这边的,比如呼延庆,他就知道金国的厉害。连辽国都揍趴下了,宋军就别装蒜了,根本不是人家对手。

所以以呼延庆为代表的一群文武官员,比如眼前这个录事参军,在金国四太子面前一直卑躬屈膝。

但是汴梁城里的官不这么看。金国,哪有什么金国,不就是一群土人吗,才穿了几天衣服?沐猴而冠,还建国了,可笑可笑。

可是金国建国是事实,而且他们建国是在打下了辽国的东京情况下。如果不打下东京,金国就没有海岸线,大宋想联系金国都联系不到。

正因为金国打下了东京,有了自己的一段海岸线,才隔海和登州相望,宋国人才能和金国人暗通款曲。

金国四太子作为使节,不止一次的来到过汴梁,他能感觉到汴梁城里,上到皇帝赵佶,下到太监宫女,对自己毫不掩饰的看不起。

赵佶是又想利用金国,又看不起金国。

蛮夷而已,没开化呢,就是穿着衣服的狗熊。

文人至高无上,武人都是贱种,北宋,甚至包括南宋,这个观点一直贯彻始终。

大宋文人有一种莫名其妙高人一等的感觉。他们自我感觉极端良好。不管边军在外面怎么打生打死,全是莽夫,不值一提。

他们根本不认为战争是需要智力的。只有吟诗作赋,勾心斗角,才是智慧的体现。打仗?穿着盔甲挥着刀剑就冲啊,有把子力气就行,还需要什么脑筋吗?

正是因为文人有如此极端错误的认识,而且根深蒂固,所以他们才非常看不起武将,也把战争看作游戏一般。要不怎么会随随便便的打散了禁军,让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样的情况一直存在,而且还推波助澜呢?

文人认为,打仗时候,随便派个人当将军,反正这么多人马,这么多军械,堆一起也能打赢了。

实际上如果不是边境有折家种家等边军顶着,西夏吐蕃早杀过来了。就是辽国,也是因为澶渊之盟,每年能收到几十万的进贡,再加上最近几代皇帝一个赛一个不靠谱,才彼此相安无事,否则宋朝也早被辽国灭了。

可是事实胜于雄辩,汴梁城的确百年没有遭受战火,也就体现不出武人的用处,你们怎么打,反正我没看见。也正因为如此,汴梁的官员更加的看不起武夫。

金国四太子算什么东西,连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都不放在他们眼里。

海上之盟为什么谈来谈去谈好久,就是因为两边的认知不对等。

赵佶只肯以诏书的形式写公文。不肯用国书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