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血战铁锯岭(18)(1 / 2)

“枪!”

次郎沉声喝令,言简意赅。

武藏会意,迅速解下背后的长条形背包,从中取出里面的一杆保养得极好的步枪,枪管上的烤蓝锃明瓦亮,赫然也是一杆98k。

不过这杆98k的弹匣位置,与魏和尚的那支枪略有差异。

这是德军为狙击手专门生产的精确射手型98k,每一杆都通过严格的生产加工工艺加以管控,确保其精度远胜于常规装备的98k。

次郎不紧不慢地掏出口袋里的白手帕,擦了擦自己双手的手心,这才收起帕子,接过步枪。

武藏又从背包里取出一只长筒型牛皮包,里面是做工极其精致的瞄准镜,将它递给次郎。

次郎接了过来,动作干脆利落地将瞄准镜安装在枪身之上。

这是4倍瞄准镜,即便在德军的狙击手之中,也不多见,只有顶尖的狙击手才有资格配备,射击技术稍逊的射手,就只有15倍的瞄准镜。

很快,98k的弹仓里,填满了5发子弹。

次郎把枪架在一个土包上,身体趴在武藏铺好的一条行军毯上面,开始用瞄准镜锁定从山下下来的那个人!

那缺然就是魏和桑

魏和尚全然没有察觉,600米开外,有人已经用枪口对准了他。

次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饶身手实在太敏捷了!在山坡的林木草丛中穿行,其间还有不计其数的沟壑与弹坑,但是那个饶动作恍如行云流水,毫不停滞。

“好快……”

从次郎发现魏和尚,再到他枪口的瞄准镜锁定对方,短短的时间内,魏和尚就已经从山顶几乎快要抵达山脚。

武藏留神观察魏和尚的行进方向,低声叫道“他这是想去河野联队遗弃的营地……”

次郎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瞄准镜“河野联队突然撤退,支那军队当然要派人下来,查探一下情况。”

武藏放眼望去,就见魏和尚的动作干脆利落,充分利用各种地形地貌的掩护,身形时隐时现,出现在视野里的时候,几乎没有片刻是jj静止不动的,极难瞄准。

更何况次郎与对方的距离,已经接近98k的有效射程,即便有瞄准镜,要在这么远的距离击中目标,也绝非一件易事。

不过,武藏对于自己长官的射击水准,有着绝对的信心--

不击则已,一击必郑

武藏可不是出于仰慕的心理,盲目崇拜次郎。

要知道,次郎是倭国的公费留学生,曾在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国柏林军事学院留学。

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创建于1810年,主旨是专门培养高级指战员,这开创了世界先例,西点军校也只能屈居其后。

着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在该校任校长达12年,并写出举世闻名的《战争论》。

在其漫长的教学过程中,柏林军事学院可谓群星闪耀。

西方军事理论鼻祖克劳塞维茨,闪击战基础理论奠基者老毛奇,“施利芬计划”的制订者施利芬,总体战理论的创始人鲁登道夫,闪击战理论家古德里安,无限制潜艇战理论创始人尼茨……

几乎数不胜数。

这些人对德国乃是世界的军史影响都极为巨大,并引发帘时军事理论的全面革新。

次郎就是在这样一所殿堂级军事学院里学习,接受帘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理论与技能的洗礼。

不仅如此,他还以军事理论和射击技能双双第一的毕业成绩,傲视同侪。

毕业后,本来像次郎这种外籍人士,只能进入德军“北欧之魂”维京师的“诺德斯特”营服役实习。

不过由于他的各方面都优秀得让人感到耀眼,于是被安排进入德军的劲旅--也就是世界最强陆军师,有着“帝国之花”称号的帝国师里,以见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