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血战铁锯岭(7)(1 / 2)

魏大勇全神贯注,只顾着不停拉枪栓,开火,拉枪栓,开火……

看见鬼子进入百米冲击线后,大头团长喝令部下开始火力阻击,步枪和仅存的几挺轻机枪一齐开火。

鬼子在往上猛冲的同时,也不住地朝305团阵地进行反击,掷弹筒组则停在百米开外,不断地投射火力。

这种曲射武器对于躲在山顶战壕里的士兵,杀伤力还是比较可观的,同时爆炸所释放出来的烟雾,还会严重干扰的视野。

此时的魏大勇,已经无法再像刚才那样从容射击,他把自己开枪的速度,提到了一个极限水平。

他已经进入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眼里心里,只有那潮水一般往上疯狂冲击的鬼子兵,对于其他的事物,已然无暇顾及。

对面鬼子兵的火力虽猛,但是他们受限于仰攻的角度,加之305团的士兵纷纷开火,分散了鬼子兵的注意力,因此魏大勇受到的的威胁微乎其微。

就在魏大勇打得正欢的时候,忽听两声略显尖锐的呼啸声破空而来。

他的战斗直觉远超常人,立刻从声音传播的轨迹,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没时间多想,魏大勇丢下步枪不管,就地往侧面一扑,接连几个翻滚,闪到了一边。

还没等他稳住身形,回头就看见他原来停留之处,被密集的子弹打得尘土乱飞,随即“轰轰”两声爆响,炸出两处不深不浅的土坑。

方才帮助魏大勇装弹的那几个人,有一半人员被弹片击中,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好险!

如果迟一步的话,不定连魏大勇也得躺那里了。

这时候魏大勇稍微冷却了一下,惊觉自己方才犯了狙击手的大忌。

楚云海过,一名出色的狙击手,非常注意在杀死杀尚饶同时,保存好自己不被敌方发现并盯上。

狙击手的第一准则,就是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停地变换狙击的位置,而不是呆在同一个狙击点开第二枪。

那样的话,狙击手很容易遭到敌饶集火攻击。

这个时期是狙击战术方兴未艾的年代。

西方列强开始留意这个威力巨大,甚至有可能影响战场胜负,乃至改变战争格局的新兴战术。

针对狙击和反狙击,西方列强不断进行深入钻研,已经找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对于亚洲的军队而言,也只有楚云海之类勤于放眼看世界,并积极与德事顾问深入接触的军人,才会对狙击战有一些皮毛的认知。

魏大勇对于狙击战术的了解,师承楚云海,本身就是半路出家,打的兴起忘了转移阵地也是情有可原。

敏大尉误打误撞地采用规模的集火战术,险些命中魏大勇,只可惜这个集火战术贯彻得不够彻底,火力覆盖范围有限,偏巧又遇上魏大勇这等身手敏捷的家伙,令这个战术没能奏效。

反而使得魏大勇有所警醒,一下子就回忆起当楚云海过的,关于狙击的不少技巧。

魏大勇立刻猫下腰,在战壕里进行横向移动。

鬼子的火力比305团凶悍,枪法也胜于,子弹“嗖嗖嗖”从魏大勇的头顶掠过,让他不得不把身子尽量压低。

这一移动不要紧,他忽地发现自己带来的那些个保安团士兵,无视305团的战士在拼命往坡下开火,全都趴在壕沟的一隅,战战兢兢地当起了缩头乌龟。

这些原本都在武汉有名气,自视或被人视为地方豪杰的人物,在护庄队升格为保安团时,一个个放狠话不打草稿,你要手刃一百个鬼子,我要来个千人斩才过瘾,好似打鬼子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就在上二号高地之前,他们还信誓旦旦地表态,一定要与鬼子决一死战,结果一看魏大勇的枪法根本挡不住鬼子冲锋的脚步,心里大叫不妙。

等到